,我每天要工作14个小时。”
罗丹14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进入了巴黎图画数学学校。在那里,他遇到一位爱才如命的老师--勒考克。勒考克发现罗丹是一株才华初露的幼苗,立刻以极大的热情和严格的态度来精心培植他。
有一次,罗丹因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购买颜料,十分难过,一气之下,决定撕掉自己所作的画,永远与艺术告别。勒考克闻讯火速赶来,声色俱厉地对罗丹说:“只有我才能决定如何处理你的这些画!我要把这些画保存起来。”
不久,他把罗丹送进雕塑室去深造。后来,罗丹在别人劝告下报考巴黎官方的美术专科学校,但一连三次都名落孙山。
罗丹绝望了。他悲伤地认为,作为雕塑家,自己的生命已经结束了。这时,勒考克先生又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耐心地开导他说:“未被录取,这是你可能遇到的最好的事情。要知道,美术学校已经变成了一所古典主义的学校,那里塑造出来的东西千篇一律,毫无感情,非常单调,全是骗人的东西。”
在老师的鼓励下,罗丹重新树立起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终于成为继米开朗琪罗之后最有影响的雕塑家。
心灵感悟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都有迷茫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你不能自己走出迷茫,也可以向师长或朋友求助。
父亲给他的“安慰奖”
泰迪有一枚父亲给他的小钱,那是父亲给他的“安慰奖”--泰迪试图把他斧子上的缺口磨平,但失败了。
磨斧子并不纯粹是为了干着玩的。爸爸需要把斧子磨快,用它劈柴生火。那时,泰迪一家在弗蒙特州租了个年代久远的农场,以远离布鲁克林闷热的街道。当时他的爸爸是那里的牧师。
泰迪沮丧地凝视着这1分钱。
“别泄气,孩子,”父亲说,“我看你干得不错。”
泰迪没有说话。
“看你手里的小钱,”他说,“你知道那上面是谁的头像吗?”
“知道,是****·林肯。”
“对。他也碰到过无数的挫折。不过,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
爸爸面带微笑,继续说着,似乎在讲解他的“初级教义”。泰迪的哥哥、8岁的迈克尔坐在一棵白柳树桩上,泰迪站在旁边。
爸爸问关于林肯他们知道些什么。泰迪能说的只有这个伟人出生在一间小木屋里,而且常常爱就着火光读书。迈克尔知道得多些:林肯解放了奴隶,拯救了合众国,并且为了他的理想,在耶稣被害的同一天--倒霉的星期五,遭人枪杀。
“一点儿不错。”爸爸说,“但你们是否知道林肯经营过杂货铺,破了产,并且因此而负债累累?是否知道他两次竞选参议员均遭败绩?事实上,他一生坎坷,历经挫折。然而,又有几个人的一生能比他更顺利呢?重要的是,林肯不失为一个有志者,他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这一点正是你们现在就应该具有的品格。泰迪,毅力,意味着一种沉着而耐心地承受不幸的力量。”
然后,父亲在他的说教中讲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话,这段话从此深深地铭刻在泰迪的心头。“林肯在精神上和体格上都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爸爸说,“你们知道,他身高6英尺4英寸!”他走到后门廊一张他准备讲稿和写信的书桌前,取出一支削尖的铅笔。“来,孩子们,我给你们看他有多高。”
他指着一根门廊柱子。“泰迪,你先来。”6岁的泰迪,把躯干伸直,贴在柱子上。只觉得铅笔在自己头上擦过,爸爸画了一条线,表示泰迪的高度,他把泰迪名字的首写字母T和日期写在线的上方。又叫过迈克尔,也给他画了一条线,注上M。然后,他又画出自己的身高,5英尺8英寸,并且标明V。
接着,他用木工折尺在漆得雪白的柱子上高高地画了一条线,并用印刷体写上“****·林肯--6英尺4英寸”。
爸爸又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林肯的故事:一个喜欢逗趣的平民船工、魁梧健壮的锯木者、土地勘测员、无师自通的律师、演说家、总统。
每当泰迪碰到困难想放弃时,父亲给他的“安慰奖”就会浮现在眼前,父亲所给他讲的林肯故事也会回响在耳边,此时他会鼓起勇气,笑对困难。
心灵感悟
成功的人士并不是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但他们往往能想得开,调整好心态从自己所受到的挫折中汲取力量。有的同学设立改错本,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