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时间管理方案 > 第七章:分权与集权的实践2

第七章:分权与集权的实践2

人所打断?

--你的员工是否把“矛盾上交”,让你去做应该由他们自己去做的决定?

--你是否觉得自己的工作负担太重,而员工的工作又太少?

--你是否认为没有时间培养员工?

--你是否认为公司的报酬制度,如工资、晋升、提级制度等等,能使员工承担较多的责任?

--在你管理的人当中,是否有人在你来之后辞去工作?

--你是否真的想把工作委托给别人去做,还是觉得自己最能胜任这项工作?或者扪心自问一下,是否害怕某个员工干得很出色,会“超过自己”而不愿意授权。

信任不等于放任

管理警戒区

高尔文是摩托罗拉创办人的孙子,是许多人公认的好人,个怀温和。为人宽厚。1997年,他接任CEO时,就认为应该完全放手,让高阶管理者自由发挥。

然而自2000年以来,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股票市值、公司获利能力连连下跌。它原是手机的龙头。市场占有北却只剩下13%。劲敌诺基亚则囊括35%;股票市值过去一年来缩水72%;2001年第一季,摩托罗拉更创下15年来第一关键所在的亏损记录。

美国商业周刊帮高尔文打分数,除了远见分数为B之外,他的管理、产品、创新都得了C,对股东贡献的分数更是D。

拖延决策,不肯解决问题,是高尔文最被批评的弱点。有一次,行销管理者福洛斯特向高尔文建议,换掉表现不好的广告代理商麦肯广告。但由于麦肯负责人是高尔文的好朋友,高尔文迟疑很久,表示应该再给对方一次机会。结果麦肯后来持续表现不佳,最后高尔文才同意撤换,但时间已拖了一年。

高尔文优柔寡断的作风,在摩托罗拉失败的卫星通讯铱计划上,最为凸显。铱计划一年亏损两亿美元,但高尔文却迟迟没叫停。

除此之外,高尔文放手太过,没有掌握公司真正的管理状况。他一个月爰和高阶管理者开一次会,在写给员工的电子邮件中,谈的净是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就算他知道情况不对,也不愿干涉太多,以免员工难堪。两年半前,摩托罗拉准备推出叫一款叫“鲨鱼”的手机,在讨论到进军欧洲的计划时,高尔文知道欧洲人喜欢轻巧、简单的机型,而鲨鱼价格和对手一样,却更为厚重。会议中,高尔文问:“市场资料真的扶持这个决定吗?”行销管理者回答“是”。高尔文没有一步讨论,就让

管理者推出这款手机。结果在欧洲市场节节败退。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市场,公司犯下一个错误,就会让竞争者如鲨鱼闻到血腥一样,立刻聚拢过来。摩托罗拉的市场占有率也就一路下跌。

高尔文放手哲学也许是对的。但问题出在,他对公司真正的状况并不了解。摩托罗拉曾经公开宣布,要在2000年卖出一亿部手机,却没有达到目标。然而,内部员工几个月前就知道目标无法达成,只有高尔文弄不清楚状况。

他一边放手,但是组织没有朝向活泼、精力充沛的组织,却变成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摩托罗拉原有六个事业单位,由各单位管理者负责盈亏。由于科技聚合,每个产品界限已分不清楚,于是摩托罗拉进行改组,将所有事业结合在一个大伞下。结果是,整个组织增加了层级,反而变成一个金字塔。

一直到2001年年初,高尔文意识到问题严重,摩托罗拉的光辉可能就要断送在他的手上。他开除了首席营运官,进行组织重整,让六个事业部直接向他报告。他开始每周和高级管理者开会。高尔文改变自己“好人、放手”的作风,企图力挽狂澜。

在某种程度上讲,信任是管理者对员工品质、能力的充分肯定,让他按照制定的原则自己行事,但难解难分不是让那此示具备良好品质和突出能力的员工任意所为,以至于破坏公司形象。因此,信任是一种理解和依赖,而放任则是一种散漫和纵容,作为管理者必须牢记这一点,切忌混淆了两者的关系。信任员工是必须的,但不要--走了另一个极端--放任。

许多的管理者常常会将信任与放任混为一谈。放任员工的后果是不但把放权的成绩冲得一干二净,还会殃及整个公司,身为管理者不可不防!

有的管理者每次向员工交代任务时总是说:“这项工作全拜托你了,一切都由你做主不必向我请示,只要在月底前告诉我一声就可以了。”这种授权法会让员工们感到:无论我怎样处理管理者都无所谓,可见对这项工作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