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回顾中国文化 > 第十六章:科学、技术

第十六章:科学、技术

中国科技名人

明朝的科学家徐光启,是最早将西方科学知识比较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人。

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荷电反超子的人,20世界50年代末,他领导的小组,通过实验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和他的伙伴,是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的人。

中国科学院黄祯祥教授,是世界上首创用体外组织培养法鉴定病毒新技术的人,这项技术成果,被誉为“奠定了现代病毒学的基础”,“病毒学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著名生物化学家王应睐教授,是世界上第一次证实豆料植物根瘤含血红蛋白,第一次从马蝇寄生虫提纯血红蛋白结晶的人。

第一个取得化工博士学位的女专家邓云鹤,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草类植物纤维制造人造丝的发明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沈荣显等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研究成功能有效控制马传染贫血病疫苗的人。

中国四大发明

中国四大发明分别为: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

1.火药

火药是我们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荒谬和可笑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

2.指南针

指南针的发明是华夏民族的一项创举,被列为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以南为尊,故以指示南方为标准,所以名称都带“南”字。

司南大约问世于战国时期。司南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像一把勺,可在平滑的“地盘”上自由旋转。那块方方的地盘是指罗经盘,四周刻有八天干和十二地支,加上四卦(乾、坤、巽、艮)共二十四向。定向时,人们把司南的柄轻轻一碰,待旋转的磁勺慢慢静止下来,勺柄就指向南方,人们就能判断出自己所处的方位。天然磁石凿成的司南的指向性不够准确。到了唐宋时期,有人运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做成了指南针。

指南针做成的指南鱼仍不够准确,就诞生了另一种方法:用天然磁石来摩擦铁针,使铁针磁化,制成指南针。在使用指南针时也需要方位盘配合,所以,指南针又叫罗盘针。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称作罗盘。罗盘分为旱罗盘和水罗盘,但是,它在海上应用仍有很大的不方便。

156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洛发明了新的磁针装置。这种装置利用三环式悬挂法,无论船如何颠簸摇摆,磁针都能保持水平状态,因此磁针指示的方位更加准确。这种装置叫罗盘仪,是航海中最重要的工具,非常适用于木船。然而,铁船出现之后,磁针受铁的影响,失去了作用。1874年,英国的凯尔文发明了不受铁影响的准确的罗盘仪。

指南针的发明,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成就。指南针在世界军事、生产、生活、测量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明代大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1519~1522年,著名的航海家葡萄牙人麦哲伦的船队完成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指南针和罗盘功不可没。

3.造纸术

现代意义的纸的发明者,是汉和帝时期专管监制皇宫里使用器物的太监蔡伦。

蔡伦决心造出一种最好的纸供宫中和民间书写。终于,蔡伦用树皮、麻头、破鱼网、破布等废旧物做原料,制造出了一种各方面效果都很好的纸。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专门方法、有目的地制造出来的植物纤维纸,被后人誉为“蔡侯纸”。105年,蔡伦把他造出的纸郑重其事地进献给和帝。和帝非常高兴。蔡伦的造纸术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他的发明,在中国古代科技史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印刷术

在唐代,中国人率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开创了印刷史的新时代。人们把写好字的薄纸反贴在梨木、枣木等质量较好的木板上,把无笔划的地方用刻刀凿去,于是,得到一块凸出反字的印板。在印板上涂上墨,盖上白纸,就印出了文字。

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书的局限越来越明显:印一页书必须雕一块版,遇到文字多的大书,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