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子见彭蔚如此惊叹也十分感概,想不到师傅如此的用心良苦。能拥有这样的瑰宝,看来咱清丹派祖上也不是善茬,彭蔚还在一边琢磨着李贤刀,上云子把眼光已经盯在了另一个铁箱上,只见箱子大约有五十厘米长,三十多厘米高宽,上有一提环,箱体有点沉, 四边都由红蜡所封以防水气,看样子很有可能装的是纸质物件。
上云子让彭蔚找来了工具,小心翼翼地把封蜡刮去,大约十多分钟以后,铁箱上同样四边四个卡扣露了出来,在封蜡的保护作用下,卡扣几乎和刚封上的时候一样,颜色新颖。上云子看了看彭蔚,两人都心跳加速起来,相互对视点了点头,深呼吸之后,上云子屏住了气息慢慢地把四个卡扣都打开,“啪啪啪啪”的四下响声,清脆悦耳,“咔”的一声箱盖被打开……
一股浓浓的纸香味扑鼻而出,一卷泛黄的卷轴占据了箱子的大半,一旁则塞着数本古书,彭蔚首先把古书都慢慢地拿了出来,“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金丹四百字劉一明解註、金丹四百字陸西星解註、金丹四百字闵一得註、金丹四百字彭好古解註、方脉举要……”。接着上云子又把古卷拿了出来后,下面还有几本古书《悟真篇》……”
“嗟夫!人身難得,光*易遷,妄測修短,安逃業報?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終,若臨歧一念有差,墮於三塗恶趣,則动經塵劫,無有出期。” 上云子随手拿出了一本打开念到。
除了悟真篇的几卷是乾隆年间订册刊印的之外,其余全都是手写的孤本。
单说这《方脉举要》就是宋朝的刘开所著,刘开字立之,号复真先生,该书分为三卷,分别详细剖析人在各种疾病状态时的脉象诊断虚实辨色,汇杂症所成,具有极高的中医临床诊断价值及学术研究价值,现存世只有孤本。
《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简称《青华秘文》,与《悟真篇》同是张伯端所著。
张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山人,人称“悟真先生”。临海(今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于成都遇仙人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
而其余四本《金丹四百字解註》也是十分珍贵的明清手本。除了一本《方脉举要》是医书外,其余的都是丹术名著,为术士炼丹所学用。
“上云,你看,这印章,这可是国宝呀,时间均在当朝所著,有可能就是原手本……”彭蔚叹服地说道,嘴里不断啧啧唑气,上云子也非常激动,这些可都是有大用的古籍,在如今这个年代,这些宝贝基本上无处可寻。
“这一大卷又是什么?”上云子奇怪地问道,“打开看看,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彭蔚兴奋地回答,脸上无限地喜悦。
上云子按着卷头,彭蔚小心翼翼地展开,等全部展开之后,一副泛黄的精
美画卷展现在了两个人的眼前,等看完画上的名字和印章的时候,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双腿发软,双手发抖,深深倒吸了几口冷气……
这是一幅纵约三十厘米不到,接近三米半长的画卷,画中分别画了十二个人物,每个都栩栩如生……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两人一起小声地念了出来。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是南朝萧梁时期著名画家张僧繇所绘(画龙点睛出处人)。原分为上下两卷,前画五星,后画二十八宿。每个星、宿各作一图,或为仙人,或为甲士,或作牛头。人物有的骑龟,有的手执器物。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虽为星神画像,但服饰及器具多以传世之实物作为蓝本。
而这幅正是二十八宿的真迹下卷。
画中所谓的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又称五纬。
金星,古称明星。又名太白金星。金星亮度特强,除太阳、月亮外,是天空中最亮的星。金星是地内行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
木星,古称岁星,简称为岁。是五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夜半最亮的几颗星之一。因为它大而亮,古人十分重视,观测到大约十二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