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反转人声 > 第2章 搬弄口舌的小混混

第2章 搬弄口舌的小混混

十年前的H市作为老牌重工业基地,却是在经济发展浪潮的冲击下难掩落寞之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这里,怀抱着发财梦,冲向了更为发达的南方。

而还留守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也不免心思浮动,虽是不愿抛家舍业,却也难免对一夜暴富心存幻想,只是局限于这一亩三分地上,苦无门路,只能挣着那有数的一点死工资,一边怨天尤人,一边为了柴米油盐蝇营狗苟,日复一日地过着如死水一般毫无波澜的平淡生活。

只是这些都不过是成年人世界里才存在的现实和苟且,却根本影响不了沉迷于武侠,热血漫画的小小少年们。

生存的艰难还触碰不到少年人那懵懂青涩的心绪,他们根本不会关心每个月底,父母的工资能攒下多少,自己未来几年的学费有没有着落,他们更在意的是零用钱够不够看完校外书屋的那一套最新漫画,忧心于放学路上的游戏厅内,新到的机子花费着实不菲。

而H市的铁路附属初级中学里,也聚集了一群这般不知愁滋味的少年。

铁路部门作为H市的老牌行业龙头,部门冗杂,囊括的职工并着家属的总人数,几乎占了全市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虽说城市的发展逐渐没落,但是整个铁路部门因着其不可或缺的特殊性,加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暂且勉强能维持着存活下去。

故而铁路部门的职工和家属,实在算得上是H市活得颇为自在的一个群体,家家吃喝不愁,还能小有盈余,却难免在平稳中生出了无法割舍的惰性,少了些困境中磨练出的坚韧,正是因此,自然也很难经受得起外来风浪的冲击,一触即溃。

铁路附属初级中学顾名思义,招收的大都是H市内在铁路各个部门中任职的职工子弟,虽也有恰巧居于附近的非铁路家属的学生因着就近原则在此就读,却不过只是极少数而已。

如此便造就了铁路附属初级中学内,极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关系。

校内的学生们,几乎都可算是从祖辈便已经熟识,甚至还有不少彼此间更是几十年的邻里,但也正是因着家长们的任职不同,加之居住的区域有所差别,便使得校内的学生们各有各的小圈子,颇有些泾渭分明的态势。

正是因着少年人的青涩懵懂,团体之间的关系虽不至于上升到阶层间的鄙视敌对,但干部子弟,工人子弟,彼此之间难免抱团,小矛盾小冲突时有发生,虽说如此,但少年人的自尊心,却也令所有人都有志一同地坚持着自己的事自己解决,从无人同家中长辈告状,寻求旁的解决之道。

而校方因着隶属关系,自然也难免在处事上有所偏好,对待校内学生之间的矛盾摩擦,秉持着只要不出大事,就只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令整个校园内虽偶有针锋相对,却还是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而在这些少年中,即将要升入初三的高长安,自如地游走于两个团体之间,可算是个异类般的存在。

究其原因,多少和他父母的工作有些关系。

高长安的母亲作为工会的负责人,极富亲和力,又最是能言善道,因着工作所需,难免经常和工人们打交道,帮忙调节矛盾,解决困难,在工人中颇富声望,高长安更是常常觉得,整个H市的铁路部门中,就没有他母亲不知道的八卦,他真真是能借由他母亲的嘴,做到在自家饭桌上便知天下事了。

至于高长安的父亲,作为铁路警察部门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头头,是负责列车治安的一个乘警中队的中队长,常年出门在外随车执勤。权利虽是不大,但近水楼台,在那个物资流通还不算是十分发达的年代,因着职务的便利,他不仅总是能借此改善家中的伙食用度,也成为了同事邻里们挣相交好的对象,只为了让他帮忙从南方带些奇缺的物件回来。

这样的高家在H市铁路部门中,虽算不得显赫,却也是小富即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缘更是难得的好,而高长安作为家中独子,除了享受着父母带来的优渥生活之外,在校园内也算得上是两个团体中都颇受欢迎的人物。

高长安自幼因着父母的工作繁忙,还未出襁褓便被扔到了铁路附属幼稚园由保姆老师们照顾,三四岁能跑能跳后,更是在家属大院被散养着,甚至小学报道的第一天,他也是独自前往,还曾因此吸引了不少的注目,时值十四五岁的当下还被人拿来教导那些过于依赖父母的孩子。

此后经年,高父高母自觉给了高长安足够的零用钱,加之儿子的成绩也还算看得过去,对高长安的关注就更是怠慢了几分,这也就造就了高长安格外独立,甚至是有些自以为是的性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