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抗战之血色战旗 > 分章完结242

分章完结242

华中,确保郑州和平汉路,使武汉后方有充分的时间重新部署,有利于抗战的持久进行。而日军如果迅速占领了徐州,就可以将南北兵力会合,沿陇海路西进,直取郑州,并利用中州平坦的地形,发挥其机械化部队的威力,沿平汉路南进,一举而下武汉。南京失守后,中**队在战略上保卫军事指挥中心武汉的重要屏障及前进基地,徐州势在必守。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沟通南北两战场,并进而切断陇海路,威胁平汉路侧方,以作为进攻武汉的准备,对徐州亦势在必得。

徐州,又一次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一群优秀儿女们浴血奋斗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

这是一场以数十万中华健儿的血肉之躯换来的一次来之不易的胜利,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悲壮、伟大时刻。

1938年4月8日下午5时许,一架小型客机在七架战斗机的掩护下,从汉口机场起飞,向北而去。

是日,浮云蔽空,骄阳隐去,苍穹一色铅灰。由于飞机自南而来,正在田野里劳作的鄂豫百姓发现后,并未表现惊慌,他们知道,这是中国的飞机。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那架受战斗机群保护的客机上正坐着国民政府的元首、陆海空三军最高统帅,更不会知道这位统帅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机群不多时便越过湖北边界,飞临河南上空。蒋介石透过舷窗,神情阴郁地俯瞰着战火尚未燃及的国土,那变小的山峦、河湖、村庄,使他联想起制定作战方案用的地形沙盘。俄顷,他转过脸来,看了看坐在一侧的侍从室第一处主任林蔚和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似自语又似垂询:“李德邻这个人很有些刚愎自用,我担心他是否能执行我的作战指示。”

“李长官屡经重大战役,颇善用兵,我想他不会无视战局的变化而固执己见吧?”林蔚说道。

“但愿他能够如此啊。”蒋介石说道。

“委座,有个问题我很担心。”与林蔚并排而坐的刘斐说道。

“什么问题?”蒋介石眉头一耸,问道。

“李长官也许不会拖延贯彻委座的指示,但鲁南兵团在运河一线的防守,能否保持到鲁西、陇海两兵团反包围作战的胜利?这是其一;其二是陇海兵团能否迅速击破淮北之敌,再移兵支援鲁南兵团作战?目前看来,我军在这两个方面都无很大的把握。望委座做下一步的考虑。”

刘斐对国民党军队的作战能力一向持保留态度,所以他趁与委员长同赴郑州之机,婉转提醒最高统帅做女子徐州失守后的打算。

蒋介石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又转脸问坐在后排的新任第一战区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说道:“伯陵啊,刘厅长的担心自有道理,不过,鲁南、陇海兵团能否完成作战任务,责任在孙仿鲁和汤克勤,而能不能歼灭自鲁西南下之敌,就要靠你了。”

一直保持沉默的薛岳自信地说道:“自鲁西南下之敌,只不过一个师团,而我军于兰封—归德一线现有兵力就有数师之众,即使不能将敌全歼,也可予敌以重创。委员长大可放心。”

蒋介石听罢欣慰地一笑,说道:“这就女子,这就女子啊。只要能确保陇海铁路和豫东各要道的畅通,徐州战局万一恶化,我数十万大军就可以迅速向平汉路以西撤退。到那时,日寇就等于狮子搏兔,大包围将以徒然扑空结束。”

蒋介石言毕,复又凝望舷窗之外,思绪飘然飞向他两月前亲往视察过的徐州。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线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太原、张家口等大城市,将中**队压迫至黄河南岸,南线日军占领了沪、宁、杭长江三角洲,又调集重兵于津浦线南段,企图攻占徐州,打通津浦线。

徐州地处津浦与陇海铁路交叉点,扼苏、鲁、豫、皖四省要冲,是中原和武汉的重要屏障,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一旦略取之后,即可将南北战场联成一气,进而西犯中原。

1938年1月,日军第十三师团主力进至津浦线明光以南,遇国民党第三十一军刘士毅部的顽强抵抗,双方处于胶着状态。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于学忠第五十一军南下,于淮河北岸一线严阵以待,调缪磊第二十一集团军六个师的兵力至津浦线南段加强防守。

至3月下旬,日军矶谷第十师团沿台潍公路南下,企图一举攻克位于徐州东北大运河北岸的台儿庄,然后南下赵墩,沿铁路西进,攻取徐州。中**队广大爱国将士浴血奋战月余,歼敌12000多人,缴获敌大批枪炮弹药及坦克、装甲汽车,有力地粉碎了日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