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叔一共写了两份文契,一份交给李雨涵,一份自己贴身带着。只要李雨涵带着文契前来,不管是哪位打下手的小伙计都要敬她三分,恭恭敬敬地请李雨涵等着。
这份文契也算是李雨涵在灵宝堂来往通行的一个凭证,李雨涵在系统给出的藏书里还了解到了,跟灵宝堂合作的一些药商药农都会定期举行一些聚会,在聚会上他们会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药材的销售情况,什么药材好卖什么药材不好卖,什么药材适合在什么地方生长。
只要是和灵宝堂合作的药商药农都算是朋友,大家都会互相帮助,这也是灵宝堂神奇的地方所在,明明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家是竞争对手,但是在灵宝堂的聚会中,大家都像多年的好友,对很多机密的事也毫不避讳。
李雨涵对这样的聚会十分好奇,一直都想亲自去看看,现在她有了文契,也是灵宝堂人员中的一部分了,也有资格参加聚会。
李雨涵像对待什么易碎品一般,仔仔细细地把文契对着收好在锦囊里。白初见她认真的样子,忍不住笑道:“这份文契没什么重要的,和灵宝堂合作的人承叔都会找工匠坐一块腰牌,这文契只是暂时使用的。”
灵宝堂的人都有腰牌的事李雨涵确实不知道,这些似乎系统的书里没有记载。李雨涵被白初这么一说觉得尴尬极了,好像整个灵宝堂都在嘲笑她没见过世面。
李雨涵和承叔告别之后转身就要走,白初见她脸色不对,忙拉住她的手。
李雨涵也理他,直到走到门口人少的地方才一脸埋怨地看着他:“你说这些,就显得我没见过世面。”白初被李雨涵的想法震惊到了,李雨涵又说:“对,我本来就是一个乡下来的,
没见过世面的农家女,你是嫌我了?”
李雨涵这话来得莫名其妙,白初疑惑了一会笑了出来:“怎么会,灵宝堂的人有腰牌这件事很多人都不知道,你之前不算灵宝堂内部的人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我又怎么会嫌弃你?”
李雨涵的情绪只是短暂地来了一下,她前后两世都不受重视,因此心思柔软细腻又敏感,别人一个微小的举动或者是一句有口无心的话,都能让她猜疑好一阵: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惹别人不高兴了,亦或者是别人的情绪有什么不对劲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
李雨涵在这种奇怪的人际交往中忍气吞声,只有在白初面前她才敢质疑,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也足见白初在李雨涵心中特别的地位。
她听到白初的解释松了口气,也为之前不明不白的脾气道歉:“对不起,是我敏感多疑了。”
白初笑道:“这有什么好说对不起的,是我的语气不对,让你难过了。既然你诚心道歉,那你陪我吃饭作为赔罪?”
此时正好到了饭店,李雨涵起得晚又忙着赶路没吃早餐,此时有些饥肠辘辘,胃里空空的有些难受,既然白初主动提出,李雨涵也不会拒绝,随即展开笑颜:“走吧,去哪吃?”
白初家境好,对吃食有些讲究,不愿意随意吃些便宜的,又带着李雨涵去了福园酒楼,掌柜的看见是白初,直接招了小二来把白初带上二楼,寻了个靠窗的雅座。李雨涵记得这是第一次跟白初来福园酒楼坐的位置。
白初解释,自己常常来福园酒楼,就喜欢坐在这个位置视野极佳,既能将酒楼内部的情况尽收眼底,又能凭窗远眺看一看别人的生活。白初常坐这里,与掌柜熟络了之后,久而
久之掌柜会专门给白初留着这个位置,白初每次来吃饭也会相应得多付些钱,当做给掌柜留位置的报酬。
李雨涵这才明白,这个位置早就成了白初的专座。
今天卖艺的姑娘不是清桐了,李雨涵特意关注了这个,换成了一个身穿鹅黄色软纱的姑娘,正弹拨着琵琶。琵琶也是和清桐用的不是同一把,清桐算是福园酒楼的招牌,不少人专门冲着清桐的一曲一舞来吃饭的,清桐单是靠着酒楼客人的打赏也能过得比大多数人好。
今天来的姑娘显然比不上清桐,一曲吴侬软语的小调被她唱得生硬干涩,听不出江南女子的温柔流水一般的愁情,白初一边听一边摇头。李雨涵趁机酸溜溜地问:“唱得如何?”
白初回道:“不过如此。”
李雨涵又追问道:“比之清桐姑娘又如何?”
白初心思还放在鹅黄色女子唱的调上,没注意听李雨涵的问题,下意识回道:“自然大不及清桐了。清桐从小便熟悉诗乐,又是南边来的姑娘,一字一句都温婉可人。就我见识过的人里头,偏生就数清桐唱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