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赢手日记 > 135,事在人为

135,事在人为

“把生产部裁掉一千人,这个比例会不会太高了?我们虽然要转型去高端制造业,但是其他的生意还没有停,这样会给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啊。”顾德兴说道。

高洁解释:“以后公司会把生产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专门负责低端制造业,一个负责精密的制造,低端制造业那边会招聘新的学徒工进来,减少工人工钱的开支,而精工制造又不需要太多的人,只需要保留那些熟练工人就行了,这些人数量可以少,但是技术一定要精,所以要涨幅他们的薪酬。”

恒正采取的人员管理制度就是两极分化,低端制造业和精工制造完全分开,低端的用学徒工来省成本,精工的用熟练工来制造保证质量。

这样恒正生产部臃肿的人力资源就会得到缓解,精简之后制造业虽然规模会比以前小很多,但是效率却大大的提高了。

省下来的钱都可以用在芯片的研发上面,高天明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就是把今年营收的百分之十五都投到芯片的的研发上面,现在离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生产部必须要整顿。

恒正以前就是制造业的巨头,可以说他的生产部非常的臃肿,光是生产部这么一个部门就有近万人,每年的工人工资占成本的比例非常大,恒正既然已经决定要放弃低端制造业了,那么相关的人员自然也要裁剪出去。

“既然董事长这么决定,那就这样办吧。”顾德兴说道。

“对了,咱们公司的生产链也有些过于多了,现在广元市那边订单量越来越少,而且离我们公司的总部太远,我爸的意思是这条生产链不要了,要是哪家企业感兴趣的话可以把它卖出去。”高洁说道。

恒正现在不需要那么多的生产链,缺的是资金,他们已经打算逐步放弃低端制造业,那么相关的产业链,尤其是离总部比较远、生意又不是很好的工厂完全就可以买了,换取资金给恒正流动。

“广元市那边吗?好的,这事我记下了。”顾德兴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顾德兴虽然是人事部的,但毕竟是高天明的心腹,对于恒正的情况也非常的了解,广元那边现在发展势头很好,当地制造业发达,加上离恒正总部颇远,近些年的发展并不是很好,那些工厂脱手了换些资金也好。

公司要开始裁员的消息已经被放了出去,以后每个月在生产部业绩最差的一批人都会被开除,恒正要走精简路线,只需要原来大约一半的生产工人,但是留下来的工人都会是精英,恒正会向高技术的精细制造业发展。

这事在生产部可炸开了锅,对于恒正是为了顺应发展做出的人员结构调整,但是对于那些在职工人来说影响的就是生计,那些工人生怕自己的名字会在公司的裁员名单之上,反而还激发了那些工人的上进心。

“倒是稀客啊,你还是第一次来找我吧。”李蜜儿看着苏明笑着说道。

今天早上她接到苏明的电话,约她见一个面,李蜜儿还有些惊讶,她和詹云洛倒是找了苏明不少次,而且这次J大帮的人想在和东兴电子的项目上吃钱资金走的也是苏明在战略部的线路,但是平时苏明都很少和他们来往,更不要说主动约她见面了。

对于苏明其实李蜜儿还是很好奇的,战略部是出了名的冷衙门,一般人进入那个部门就是工作再认真两三年之内都不会有什么升职的机会,而苏明却可以在短短的一个月升职到管理,而且还负责了战略部的好几个项目,她很好奇为什么华家会对这个苏明那么的重用。

“蜜儿学姐这话可是折煞我了,是不是怪罪大家部门离得那么近也不过来走动?”苏明笑道。

李蜜儿白了苏明一眼:“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你来找我到底是什么事?”

李蜜儿才不信苏明来找她就是为了闲谈联络感情呢,她和苏明可不熟,也就见过两次面,在公司的人际交往目的性都非常的强,没有人会做那么无聊的事。

“公司现在要开始裁员了,会有一大批的工人被开除,这事是你们人事部负责的吧?”苏明问道。

李蜜儿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这事是我们人事部负责,公司要精简臃肿的生产部,甚至不止要裁员,就连一部分生意不好的生产线都要被卖掉,怎么?你在生产部有熟人,想让我帮忙保留他的工作?”

生产部现在要裁员,虽然恒正会给他们一笔不菲的失业补贴,但是这些补贴无疑是杯水车薪,他们更想保留在恒正的这一份工作,有些生产部的人为了留住工作,都会在人事部找关系,希望人事部的人能够不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