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襄王内心不想杀卫成公,晋文公认为卫成公该杀,不杀卫成公很不甘心,但是自己又不能违背周王公开行刑,就想用鸩毒解决问题。卫成公生病了,晋文公就给安排了一个专门的医生衍给他治病,令医衍在卫成公到达周度都洛阳时,解决卫成公。
周襄王接受朝拜结束,要返回洛阳,晋文公率领诸侯送出河阳境地。同时派先蔑押送卫成公去京师。晋文公吩咐医衍:“到了洛阳,一定要尽快解决问题,完不成任务你就是死罪。”又吩咐先轸:“督促医衍认真办事,完事之后和医衍一同向我回话。”
襄王走了,诸侯还在温地,晋文公召集诸侯开会说:“天子赐给寡人专征权,维护天子的权威。许国一心跟随楚国,周王再次接见诸侯,各位不论路途远近都奉命前来朝王。颍阳近在咫尺,对周王的召唤置若罔闻,不把周王当回事,请诸君和寡人一道共同向许国讨伐问罪。”
诸侯都说:“一切听从伯主!”晋文公带领晋国的主力部队,齐宋鲁蔡陈秦莒邾等八国诸侯都率领随身带来的兵马,一同奔向许国。
对于这个行动郑文公捷很有顾虑,他和楚王是姻亲,过去关系很密切,本来和楚国是一伙的,因为害怕晋文公的兵威才勉强依附晋国,但是绝对不敢得罪楚国。他在内心深处对晋文公存有芥蒂,认为晋国对卫国曹国的处理过火,晋侯虽然答应恢复曹卫,但是一直没有落实,心中有些想法。就对上卿叔詹说:“晋侯忌恨私怨,当年他逃亡路过郑国时没有理他,他一定怀恨在心,对郑国不能真心友好。楚国这条后路应该保留,将来患难之时也好有个依靠。跟随晋侯伐许必然得罪楚国,不如找个理由谢绝。”
叔詹说:“现在晋国很强大,超过当年的齐国,而且距离郑国很近,随时都可进攻郑国。我们刚刚和晋国建立友好关系,他勉强同意我们入盟,我们应该跟随晋国出兵,不能再有二心。否则,立刻就会遭到讨伐。”
郑文公不听,就让人扬言:“郑国发生瘟疫了。”各国诸侯都听说了这种情况,晋侯也有所闻。郑伯就对晋文公说:“国内不祥,发生瘟疫,我需要回国祈祷,以救黎民。”然后带兵回国,还悄悄派人去楚国,对楚成王说:“因为许国和楚国关系亲密,不听晋侯召唤,晋侯带领诸侯去讨伐问罪,许国危在旦夕。寡君顾及和上国的感情,没有出兵跟随。”表白一番,讨好楚国。
许国虽然没有参加朝王,但是在温地也有人窥看晋国的动静。晋文公号令诸侯共同伐许问罪,许国立刻得到消息,当即派人去楚国告急求助。楚成王说:“我国刚刚吃了大败仗,不能和晋国相争,等待晋国打仗打得兵马厌倦了,再向他们求和。”楚成王还是看透了当时天下的形势,顺应自然规律,就没有发兵救许。晋文公带领诸侯兵马把许都颍阳包围的水泄不通。晋文公是想让许釐公认罪背楚投晋,并不想灭掉许国,所以围而不打。
曹共公被押在五鹿城,虽然听说晋侯答应让他复国,但是至今没有释放他,就找了一个能说会道有办事能力的小臣侯獳(rú)去说服晋侯。侯獳说:“办事需要求人,不能白嘴说白话,臣需要送礼,而且应该是重礼。”
曹共公就给他准备了一马车的黄金和布帛。铜是当时的铸币材料,没有铸成币的铜就用秤称重量,以两作为单位计价,所说的黄金实际是铜;布帛也经常用来兑换商品。侯獳带着这些礼品来到许都颍阳,一打听晋文公在军中生病了,这天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鬼,穿着华丽的衣服,向晋文公要饭吃。晋文公把鬼喝退,惊醒,病情加重,卧床不起,准备招太伯郭偃占问吉凶。侯獳认识郭偃,得到这个消息,脑子一转产生一个计策,就抢先找到郭偃,以实话相告,请他借助鬼神的名义说服晋文公拿定主意尽快让曹共公复国,并且教给郭偃如此这般地做,出了一些主意,就把这一车的金帛送给了郭偃作为酬劳。
郭偃知道先前的情况,其实这也就是个顺水人情,是最后落实,就收下礼物,答应侯獳。郭偃来到晋文公身边,晋文公就把做梦的事完整地诉说一遍。郭偃就给文公卜了一卦,得到的卦象是天泽《履》,六三爻阴变阳,之卦为《乾》为天。郭偃查得繇辞说:
阴极生阳,蛰虫开张;大赦天下,钟鼓堂堂。
文公说:“这是什么意思呀?”
郭偃说:“卦中阴爻动,阴间就是鬼神的事,这正符合主公做的梦,一定是有鬼神得不到祭祀,求君侯赦免,让他得到祭祀,也就是得到吃的。”
文公不明白了,说:“寡人在祭祀方面都是按时举行,从来没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