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晋军发现秦国的兵营没了,秦襄公没打招呼就退兵了,晋文公非常生气。狐偃说:“秦伯太不讲究了,他把我们晒在这里。主公给我一支兵马,我去追赶秦军。秦军只想回国,战斗力不强,我们完全可以干灭他。战胜秦军,郑国必然丧胆,会主动出降。”
“不能追打秦军。”文公说:“秦国对寡人有恩,不仅是姻亲,而且两次发兵送寡人归国。寡人归国;当上伯主都有赖与秦伯的支持。他虽然不辞而别,不帮助我们打郑国,也没有亏待我们,还是我对秦伯没有报恩,仍然欠他的人情。城濮大战子玉那样无礼,我们还退让三舍,对秦国我们更不可交战。何况我们自己的兵力就够,没有秦兵,我们照样围困郑国。”于是就吩咐先轸:“分兵一半,去函陵扎寨。”
秦国虽然退兵了,没有影响晋国围困郑国的决心郑都东西两侧都是晋兵,而且包围的更严密,攻势更强大。郑文公更着急了,对竹武说:“秦国退兵是你的功劳,晋国还没有退兵,可怎么办呢?”
烛武说:“主公已经年老,现在需要立嗣。听说公子兰在晋侯身边为大夫,和晋侯关系密切。公子兰有德,听说晋侯令他随行攻打郑国,公子兰以不打祖国辞行,晋侯不仅不怪,还赞扬子兰有德。如果派人去晋国迎接公子兰为嗣,向晋国求和,晋侯能够答应。”
一提到公子兰,郑文公马上想起当年燕姞梦兰的故事,子兰应梦而生,又这样有德,可以立为世子,就对烛武说:“这事还必须老大夫去,别人恐怕不堪此任。”
石申父说:“烛武老大夫累了,臣愿意替他去一趟晋营,按照老大夫的主意去办,能够成功。”
石申父带着重宝出城,来到晋军大营,见到晋文公,献上重宝,说:“我们郑国多次受到楚国的欺负,为了苟安,被逼无奈靠近楚国,不敢轻易和楚国绝交,郑伯对此认错。虽然没有和楚国绝交,更不敢脱离晋国的保护。由于二于楚国,惹得伯主震怒,郑伯已经知罪,今后跟随伯主左右,听命于伯主。为了证实诚信,郑伯有一个儿子公子兰在伯主身边,现在想请子兰回国监国,时时刻刻在郑伯身边监政,郑国不会再有二心。”
晋文公说:“你们离间秦国和晋国的关系,使秦国退兵,明明是欺负晋国不能独自拿下郑国。你们已经看到了吧,晋国的兵力充足强大,眼看就要攻下郑国。你们现在又来求和,怎见得有真心?如果让晋国退兵,必须答应我两件事才行。”
石申父说:“哪两件事?请君侯下达命令。”
晋文公说:“第一,必须迎立公子兰为世子;第二,把谋臣叔詹送到晋营治罪。办到这两条才能证明你们的诚意。”
石申父说:“第一条我可以代表郑伯答应,第二条需要请示郑伯再定。”
石申父回到郑国向郑文公汇报了晋国提出的这两个条件。郑文公说:“子兰应梦而生,是上仙所赐,立为世子,是社稷有福。但是叔詹是郑国的功臣,是寡人的肱(gōng)骨,怎能忍心舍出去呢?”
叔詹主动请求,说:“人们都说,‘主忧则臣辱,主辱则臣死。’现在晋国人索要臣,如果臣不去,晋国必然不能撤兵,是臣贪生怕死没有忠心,让主公担忧受辱,臣请求去晋营!”
郑文公说:“你去了他们一定会杀你,我不忍心哪!”
“主公不忍心我一个人去死,能忍心百姓受围困之苦,社稷灭亡吗?舍我一命,救全城的百姓,安定社稷,值得!”叔詹说。
郑文公哭了,赞扬说:“叔詹贤德呀,如果你被害,寡人将为你祭祀。”
石申父侯宣多含着眼泪送叔詹到晋国军营。石申父对晋文公说:“郑伯不敢违背伯主的命令,你要求的两件事都能办到。现在叔詹已经来到帐下听候伯主发落;同时求伯主把公子兰赐给郑国作为世子。”
晋文公听了非常高兴,派狐偃去东鄙把子兰找来,命石申父侯宜多在营中等候,令人把叔詹叫来。文公见了叔詹,大怒:“你执掌郑国的政务大权,让你的君侯对宾客失礼,这是第一条罪状;参加了会盟有产生二心,这是第二条罪状。这两条罪状都该杀!”命令左右:“赶快用鼎镬(huò)烧水,把叔詹烹了!”
叔詹面不改色心不跳,非常平静地对晋文公一拱手,说:“臣有话要说,请求说完再死。”
“你有什么话说?”晋文公问。
叔詹不慌不忙地说:“当初君侯做公子时避难路过郑国,我曾经劝说郑伯‘晋公子贤明,身边都是将相之才,如果回到晋国必能成为方伯。称霸之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