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有个幼女,出生那天有人送来一块珍璞,安排宫中的玉匠进行雕琢,得到的是一块碧绿的美玉。幼女周岁过生日,母亲穆姬安排抓宝。宫中的几案上摆放了许多珍贵的珍宝,让幼女去抓。幼女围着几案转了一圈,看着那么多的珍宝都不伸手,走到这块玉跟前,双手捧着,不肯撒手,别的什么珍宝都不看了,爱不释手。穆公乐得哈哈笑,当即就给这个孩子起名弄玉。弄玉渐渐长大,出息得非常美丽,非常聪明,爱好音乐,喜欢吹笙,不用老师教自己就会吹,而且自己谱调,优美动听。为了鼓励女儿,穆公就命能工巧匠把那块碧玉做成了一支精美的笙。弄玉非常喜欢,玉笙吹出的声音就向凤凰鸣叫,那样美丽动听。穆公十分钟爱自己的幼女弄玉,就专门给弄玉盖了一个两层楼,命名“凤楼”。楼前有一个高台,命名凤台。弄玉就住在这里。
弄玉长到十五岁,聪明伶俐,国色天香,穆公说:“我儿已经长大,父亲给你找一个未婚的大国诸侯,或者世子,让你当上国母,一生享不尽荣华富贵。”
弄玉头一歪,小嘴一撅,非常坚定地说:“我不嫁王侯太子,我要嫁的必须是善于吹笙的人,能够和我唱和的知音,才是我的丈夫。其他的我都不从。”
穆公说:“好,好!只要我儿说出条件,父亲为你寻找。”秦穆公就派人四处寻访爱好吹笙的少年男子,找遍天下也没有访到。
秦穆公称霸西戎,周天子嘉奖之后,秦穆公大宴群臣,褒奖功臣,庆祝秦国的兴盛,整个秦国一片欢腾,到处都是喜庆的气氛。
弄玉也为父亲的佳绩而高兴不已。晚上,弄玉在凤楼上向窗外看去,风清月朗,漫天繁星争相眨眼,不觉心旷神怡,命侍儿点燃一炷香,拿出碧玉笙,靠在窗前吹奏。凤楼上响起美妙的旋律,声音清脆,响彻天际,弄玉感到非常惬意,心情爽朗。忽然一阵微风吹来,听到远处有和声,这声音若远若近,又能听到,又听不太清。就放下玉笙,静耳倾听那远方的声音,然而那和声却同时停止。弄玉略略觉得有点遗憾,想弄明白这和音来自什么地方,可是和声停了。她在床边倚坐到半夜,耳边总是缭绕着方才那远来的和声,可是那和声一直没有再来。困意袭来,弄玉还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不甘心地把玉笙放在枕边,勉强就寝。刚刚闭上眼睛,就看见西南天空开了一道大门,放射出七彩霞光,灿烂夺目。一个美男子头戴羽冠,身穿鹤氅,骑着一只七彩凤凰从天门飘然而下,来到凤台之上,对弄玉说:“我是太华山之主,上帝命我和你在中秋节时结婚,结永世之好。”说着就从腰间解下一支红色的玉箫,倚着栏杆吹了起来。随着悠扬的箫声,七彩凤凰也展翅起舞,鸣叫唱和,凤鸣与箫声相合如一,悦耳动听。弄玉沉醉在美妙的音乐里,感到无比的幸福。
弄玉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曲子,就问:“这是什么曲子?”
美男子说:“这是《华山吟》第一弄。”
“这曲子,我可以学吗?”弄玉问。
“我们将成为一家人,为什么不能教你呢?”美男子就牵弄玉的手。弄玉好像过了电,一下子惊醒了。梦中的事情就像真的一样,他闭上眼睛,梦不再来。起身坐起,看看窗外凤台,空无一人,更没有什么凤凰。
早晨起来,弄玉去向父亲问安,说了做梦的事。穆公就派孟明去太行山寻访弄玉梦中之人,有一个山野逸士指着山上说:“山顶明星岩下有一个奇异之人,自从七月十五来到这里,搭了一个草棚住在里面,每天晚上都用玉箫吹奏一个曲子,声音悦耳,远近都能听到。许多人听了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在院子里望着明星岩方向静耳倾听,听后兴奋得久久不能睡觉。”
孟明就登上太华山,来到明星岩下,看到一个男子,容貌美丽,头戴羽冠,身披鹤氅,飘飘然就像神仙一样,仙风超俗,就像弄玉描述的梦中人一样。孟明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不一般,就上前拱手一拜,打招呼说:“请问先生贵姓?”
男子说:“免贵姓箫,我叫箫史。敢问贵客是何人,为什么来到这里?”
孟明回答说:“我是本国的右庶长百里视,字孟明。国君的爱女爱好吹笙,找女婿必须是一个会吹笙的知音。听说你精通音乐,国君非常想见见你,特命我来迎接。”
箫史说:“我只是粗通韵律,别的没有什么特长,恐怕要让国君失望,不敢奉命。”
孟明说:“先生不要客气,我们国君喜欢人才。你就和我同去,和国君见见面,也没有什么坏处。”
箫史就坐着孟明的车子来到雍城,穆公在凤台等候。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