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笙箫和鸣,演奏《来风曲》,美妙的声音传入九霄。随着悠扬的旋律,一只紫色的凤凰在半空中翩翩起舞,降落在凤台之上。接着又飞来一听赤色的龙,盘在凤台之上。弄玉感到非常新奇,依偎在萧史身边。萧史说:“我本是上界仙人,上帝得知人间的史籍散乱,命我下界整理,于周宣王十七年(公元前811年)五月五日下界投胎降生在周国的箫氏家里,排行老三,就叫做箫三郎。宣王末年,史官失职,一些史籍丢失,由我进行搜救整理,对遗漏的进行补写,完善了史籍。周人认为我拯救史籍有功,就叫我萧史,到现在已经快一百九十年了。上帝命我为华山之主,和你前世有缘分,所以用箫做媒,结为夫妻。我们不能久住人间,今天赤龙紫凤来迎接我们二人,我们应该走了。”
弄玉说:“父亲对我爱如掌上明珠,我应该禀明父亲,和他告别。”
萧史说:“你有孝心很好,但是既然已经成为神仙,应该脱俗无虑,不应该再眷恋人间。再说也不应该泄露天机。”
于是,萧史乘着赤龙,弄玉乘着紫凤,从凤台驾祥云而去。当时有百姓看见,对着凤台跪拜。于是后人就称佳婿为“乘龙”,留下“乘龙快婿”的典故和佳话。
当天夜里,太华山一带的百姓有人看到两人乘着龙凤降临,还有人听到太华山上有凤凰鸣叫的声音。
有人把所见所闻汇报给秦穆公,秦穆公来到风楼上,看到人去楼空,望着太华山的方向惘然若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神仙的事情,果然有哇!如果现在有龙凤来迎接寡人,寡人对于丢掉山河就像丢掉一双鞋子一样毫不吝惜!”接着命人去太华山寻找女儿的踪迹,没有找到。就命人在明星岩下建立一座祠庙,称作箫女祠,每年在这里用鲜果供奉祭祀。后人在箫女祠里经常听到凤凰鸣叫的声音。
从此之后,秦穆公看透了世事,不再喜欢谈论兵事,有超然世外的思想,喜欢清静无为。过了一段时间,公孙枝也死了。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鍼虎都很贤德,国人称他们为“三良”,孟明视推荐他们,穆公就都拜为大夫。国事渐渐放手。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二月十五日旁晚,穆公坐在凤台上,抬头看着月亮,想起女儿弄玉,不知女儿现在何处,什么时候还能相见。不觉困意上来,合上眼睛,看见女儿弄玉和女婿萧史骑着凤凰来自到身边,接他到月亮之上共同游览广寒宫,感到冷风袭人。冻醒了,就得了怕冷的病,不几天就去世了,人们认为他德高,仙去了。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享年六十九岁。穆公原配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穆姬,子罃已经立为世子,继位秦君,后世称为秦康公。秦康公主持丧事,把秦穆公葬在雍城附近,采用西戎的风俗,用一百七十七个活人殉葬,子车氏的“三良”三位中大夫也在其中。国人哀丧,有人写了一首歌,名字叫做《黄鸟》(见《诗经•秦风•黄鸟》),歌词是: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鍼虎。
维此鍼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意思是说,子车氏三良殉葬太可惜了,他们都是智勇双全的贤能之人,在战场上以一当百,应该为国家,为百姓留下他们,我们认可用一百人换回他们其中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