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视三国瓜分我国吗,所以不管和谈能不能达成,百里国都不是最大的隐患,只要将南丘国打回去,其他两国的军队也会不战自退。”赵媛轻轻地说道。
“媛儿说的有道理,”赵胜叹了口气,“若是老公叔还活着,朕还有什么担心的。”
“皇儿们,你们要记住,如果朕有一天不在了,你们要善待秦家的子孙。”赵胜再次将视线投向窗外,悠悠的说道。
赵媛三人都忍不住沉默下来。
“少爷,今儿要不要请客?”李三儿跟着秦仪走进来,一脸怀念的问道。
“有那个闲钱,请这群自命清高的文人,还不如去城外施粥。”秦仪撇了撇嘴答道。
“哟,秦二爷,您可是稀客了,里面请。”门口的侍者一见秦仪顿时脸笑开了花,就像是看到冤大头的表情。
秦仪点了点头,也不答话,埋头走了进去,只见诗苑和他前世见过的四合院差不多,只不过院子大了十数倍,连四周的连排小楼也都高上不少,院子里有假山小湖,湖里不少莲花姹紫嫣红,湖上有白石桥,桥连通的地方还有不少亭子,不少人穿梭其中,三五成群,时不时的有掌声传来,夹杂着不少赞叹声。
“秦二爷,您是去雅间,还是在这摆上一桌?”侍者点头哈腰的说道。
“诗苑是吟诗作对的地方,又不是酒楼饭馆,就在这吧,给我来壶茶。”秦仪索然无味的说道。
“得嘞。”侍者虽然诧异,但也没问什么,答应一声便走开了。
秦仪往亭中的石凳上一坐,便招呼卫虎两人道:“你们也坐,喝口茶消磨一会时间,咱们就回府。”
“呃,少爷,你不找那群才子比对去了?”李三儿坐在一边问道。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有什么可比的,文人靠的就是嘴,和他们磨嘴上功夫,还不如自个回家撞墙来得痛快。”秦仪撇撇嘴道。
“可少爷,你别忘了,你也是文人啊。”李三儿古怪的笑道。
“是吗?”秦仪理顺额头的散发,才反应过来,笑道,“对啊,我也是文人,哈哈...”
“哟,秦二公子,好久不见。”一白衣公子拱手而来,“听说前段时间二公子身体抱恙,我还想着去府上看看,没想到二公子吉人天相,这么快就好了。”
“这是平东将军张烈的独子张方,好吃懒做的主,平时可没少占少爷便宜。”李三儿在旁提醒道。
秦仪笑着站起身:“张兄请了。”
张方也不客气,坐在秦仪对面,笑着道:“今日又让秦兄破费了。”
秦仪愕然,见过厚脸皮的没见过这么厚的,难道是以前的秦仪太过好客,才把人养成如此厚的脸皮,想到这里,秦仪摇头一笑:“张兄客气了,些许薄茶而已。”
秦仪刚坐下,不到一会,桌上就聚拢不少陌生人,一个个热情的询问秦仪的身体状况,就连八公子也受到额外的照顾,搞得跟亲兄弟一般,丝毫没有将自己当外人,秦仪只能客气的回应。
“秦二爷,您的茶。”侍者端着一壶茶放到桌上。
李三儿连忙站起来,给秦仪倒了一杯茶,还没来得及给自己倒,就被旁边的一个公子抢过去:“大家自己人,不用客气,我们自己倒就行,三儿啊,不用你伺候了。”
李三儿一脸苦笑的站到一边,似乎早就习惯了。
秦仪心里那叫一个无语,只能喝了口茶掩饰自己的尴尬。
“秦二公子,这段时间又做了什么好诗,让大家开开眼。”张方一边喝茶一边瞅着远处的小路,心想怎么酒菜还没上来。
秦仪放下茶杯摇头道:“最近一直在家养病,哪有心思作诗。”
“二公子是绝世奇才,区区一首诗还不是手到擒来。”旁边一个公子奉承道。
看这群人的热情劲,秦仪还真以为他们喜欢那些打油诗呢,在心里酝酿一会,正准备随口来上两句。
“老罗,你怎么回事,二公子的饭菜怎么还没上来?”一个公子朝不远处走过的老板喊了句。
那老板古怪的走过来:“各位公子,今天二爷只要了壶茶。”
“开什么玩笑,二公子是什么人物,来这里怎么会只叫一壶茶,快把诗苑最好的酒菜拿上来,爷都饿了半天了。”张方站起来怒道。
那老板一脸为难,看向秦仪:“二爷,您看?”
秦仪摇头一笑道:“老板,你看我做什么,你这开门做生意,自然是有求必应,我还能挡着你发财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