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宋江山第六卷 > 第11章 第二节 兄弟情断

第11章 第二节 兄弟情断

第二节兄弟情断

对着司马光送来的那一封请柬,王安石想了很久,和吕惠卿反复商量之后,还是决定赴约。用过午膳,两人便往隔壁府上行去。王安石和司马光本就是邻居,所以出门左拐没走几步,便到了司马光的府邸。

王安石记不清有多少次来过这儿了,曾几何时,他也如今天的吕惠卿出入王府一般,进出司马府如自家般自在。可谁料此次回京,却是与往昔不同了,所以他刚打起双腿前的衣摆想要迈步,却还是放了下来,恭敬站在门口,递上帖子,劳烦下人进去通报。

“王大人,我家老爷有请。”管家从内宅中走出来,毕恭毕敬地请道。王安石和吕惠卿闻言,便欣然步入府内,谁料还未行两步便被拦下,管家抢先一步横在吕惠卿面前,婉言阻拦道:“这位贵人似不在老爷的帖子上,还请留步。”

吕惠卿虽说如今官位不高,但因为王安石的关系,也是当今京城里数一数二的抢手人物,哪里受过这样的冷落,当即脸上便挂不大住。正要发作,王安石忙转身对管家解释道:“这是吕大人,我的朋友,今日前来,确实有要事欲同你家老爷相商。”

管家闻言,却是波澜不惊,想是早前司马光吩咐了什么,只一味冷冷说道:“老爷说了,今日私宴,只请王大人一人,正旦里不谈公事,若有要事相商,烦请这位大人择日再登门拜访。”说着便转身欲引王安石往府内去。

王安石见状,也只得无奈先遣吕惠卿回自己府内,跟着管家走了进去。司马光府上布局和从前还是一个模样,只是细节之处愈发精致。韩琦罢官离京,他今日成了北方贵族子弟们聚会的新中心,这府宅之内的贵气倒也符合他如今的地位,但王安石内心,却也不免闪过一丝落寞,果然他还是变了。脚步跟着管家七转八转,便到了司马光府上的别苑,管家福了福身,便先行告退。王安石只身一人站在门口,却迟迟没有迈出脚。

“王丈,还傻傻站在外头做什么,快进来吧,茶汤都给你备上了。”司马光亲昵地对外头喊道。听在王安石耳朵里,却恍如隔世。时光一瞬间倒转到若干年前,他俩是那样无话不谈的知己,都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的年纪,整日高谈阔论,品茗喝酒,下棋作诗。他还记得司马光那时对自己的支持和信任,记得他对自己儿女发自真心的关怀,记得他俩在一些问题上因政见不同而争吵,事后又相拥相笑。此时听到他这样熟悉的语气,王安石心中不免也暖了几分,也许他们真没到他想的那一步。

“司马十二丈,别来无恙啊。”王安石故作轻松地说道,说着便叉手行了一礼。司马光见状,忙站起身来施施然还了一礼,然后疾步向前,给了王安石一个老友间久别重逢的热烈拥抱,之后又玩笑般在他肩上捶了一拳,说道:“还真是许久不见了啊。”

司马光待人处事总是比王安石圆滑得多,有时候对待一件事,就算两人抱着一样的拒绝态度,拒绝方式也是不同。王安石是斩钉截铁毫无回转余地的拒绝,而司马光的拒绝里,总是透露着百分之一的可能。这便注定了在这个纷乱复杂的官场,他更加游刃有余。在京多年,不比王安石早前在地方,司马光早已熟悉了为官之人的生存之道,而且近一年来借着韩琦给他的暗中帮助,愈发得心应手起来。对待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这样的事情他做过不少,只是对王安石,他多少还是不同的。如果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他会毫不犹豫向他开炮,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他的确不愿意两人走到针锋相对的地步。他欣赏王安石,无关乎嫉妒、威胁,而是发自内心的欣赏,甚至在改革这件事情上,他是支持的,只是他有更多的东西需要维系,他做不到像王安石那般心无旁骛、毫无私心。

他有属于他的传统和制度,也有他的无可奈何,所以在他手上的改革,注定不会和王安石所期许的一样。但随着近年来皇帝对王安石的愈发倚重,使得他心中渐渐不安,数月来他每日都在和身边诸人商量对策,他们凭借着自己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早在很多地方都埋下了属于自己的力量和眼线。虽说王安石府上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但司马光打心底里觉得,若是真正对立起来,他俩根本就不是势均力敌的,王安石拥有的亲信太少,仅仅是圣心罢了。圣心虽至关重要,但大宋已经立国许多年,就算是皇帝,也无法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何况当今圣上还是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他要忌惮的东西,只会更多。

每日总有不计其数的人在他耳边叫嚣着,每日都在策划如何打击这帮不自量力的新秀,但他心底,对王安石总是保留着最后一分的仁慈。但李之昂每日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