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宋江山第六卷 > 第13章 第五章 艰难重重 第一节 初露锋芒

第13章 第五章 艰难重重 第一节 初露锋芒

唯一正妻,多年来不离不弃,连年在地方奔波,本就不是娇贵妇人。面对这种小挫折,早有应对之计。她深知但凡是大字号的商户,背后都与官家勾结。王安石此举,的确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有逆反心理也是正常,便对王贵说道:“别再执着在这些个大字号的商户,去城郊东直门外的集市上看看,那里的百姓,不会有这么复杂的心思。”

王贵闻言,忙拒绝道:“夫人,万万不可,老爷这样的身份,若是我们王府要到那样的地方采办物资,真是失了身份,岂不是更会被好事之人耻笑。”

吴氏却只是释然一笑:“无碍,谁又不是寻常百姓呢?老爷的性子你最是清楚,何时在意过别人的想法。快去吧,莫要打肿脸充胖子,真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才真真遂了某些人的愿。”

王贵只得应下,当即便遣了家丁再去城门外走一遭,傍晚时分,便拎着满满几盒食材日用回了府。晚膳时分,吴氏望着一桌食蔬,虽不甚精良,倒也新鲜,心便渐渐安定。好在王安石本不是在意这等细节之人,这几日更是一心扑在新法上,吃饭总是草草了事,倒也没有发现这等异常。

翌日,司马光府上,吕诲满面红光走了进来,司马光正卧在榻上细细端详手中的茶饼,见他来,忙坐直了身子招呼道:“吕公来得可巧,我刚得了扬州制茶名家陈家今年的新茶饼,说是茶沫细腻茶汤丝滑,这会子正让人去请天仙阁的三昧手过来呢。”

吕诲闻言,脸上笑意更深,忙道:“如此甚好”,便翩翩入座。他与司马光素来交好,出身相似,又同属一个阵营,特别在如今新法风行的当下,更是愈发亲密起来。

“吕公今日前来,面色红润,可是近来有什么好事发生?”司马光见他喜上眉梢,打趣道。

吕诲满肚子的话,正等着司马光开口问,当下便接道:“好事倒是没有,笑话倒是有一个。”司马光知他前段时间因为新法的推行,手底下几个相熟的铺子进账均锐减,连带着他能抽成的油水也少了,正是郁闷之际,今日这般开心,却是稀奇,便也不打断,由着他说去。

“你可知,今日我家的车夫告诉了我一个怎样的笑话?说是他家婆娘昨日去东市采买,看到几个衣着得体之人疯了一般大肆采购,在这素来是下层百姓聚集的市场上,甚是稀奇。几番打听之下,却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王安石的府内下人,你说这最得圣上青睐的大红人,何以沦落到这般境地?真真如那商鞅一般,作茧自缚!”吕诲连日因新法的推行暗伤了私利,又无处申冤,只得暗暗忍受着,今日得此消息,正好出了一口恶气,心下大为快活。

司马光得知此事,心中滋味甚是复杂。他对王安石的确没有个人意见,均输法的推行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这一阶层的利益,但说实话,终是为着百姓好的。再者堂堂士族,个个家境显赫,就算少了这些灰色的利益,也并未伤及根本,又何必在这等小事上执拗不放,多费心思,实在有失大家之风。他心下不耻,只得暗讽道:“不过是失了些蝇头小利,也至于你们如此大动干戈,怎么,新法才刚刚开头,你们就坐不住了?”

吕诲闻言,面上讪讪,他知道司马光和王安石过去的交情,当下便有些尴尬,但这事落在他头上,也实在冤枉。他吕诲虽看不惯王安石的做法,但也终是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绝不会浪费时间捏着这点小事动歪脑筋,忙解释道:“我自然不会在这事上失了自己的格调,只是那些整日坐吃山空的子弟,早早就坐不住了。他们一向目光短浅,只管认着眼前的利益不放,这些时日正铆足了劲想要将他打压下去呢。”

其实在司马光所在的阶层中,虽然目前因为共同的利益和立场站在同一个阵营,里面却还是有派别的,司马光、吕诲等人,自是不屑与那些忝居官位的呆瓜同流合污,当下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这时点茶圣手正好来了,司马光问候几句忙让他将茶饼拿下去打出茶汤来。不消一会儿,两碗碧绿的茶汤浮着洁白的沫,被装在黝黑的建窑瓷盏中端上桌来,一时间,芳香四溢,司马光、吕诲忙低头饮去,竟深深陶醉其中久久没有讲话。

过了一会儿,吕诲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抬起头来,掏出一方锦帕将黏在胡须上的茶沫擦净,颇为不屑道:“虽说现如今的均输法并未伤及我们的根本利益,但那伙子南蛮的泥腿子,却不得不防。”言语中皆是对南人新秀的敌意。自古北方门阀士族,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处处占据了先机,渐渐成为一支地域贵族,有很久的传统,而南方,多被认为是教化不开的蛮夷之地。虽说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