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如何是好,龙闵大惊,鬼道视死如生秘笈中记载的很清楚,难道自己最后真要落得个用不超生的下场?
龙闵得知自己大限将至,却苦无他法,懊恼不已。
现在摆在龙闵面前的无非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等待奇迹的发生,显然龙闵等到了奇迹。
这要归功于龙闵习读百书,在遗留之际,终于让他想出一个地方可以让自己继续活下去。那就是可以隔绝一切气息的防风谷。
人们往往以自己的是非观来评价所遇见的人和事,其实是不对的,就拿龙闵来说,他是道士,却无心专研道术,大部分时间都在研究古籍和书画。
这和他的专职不相符,但也正因为这一点,才让他比平常人见闻更多,通晓更多旁人所不在意的事情。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做一件与其不相符的事情,千万不要否定他,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也许有我们不知道力量再驱使他继续这样做。
龙闵知道防风谷可以隔绝外界气息,也知道只有阴年阴月阴时才能进入谷内,今年可不是阴年,虽然能找到这地方,可还是会被拒之门外。
这些只能放在路上去想,他大约掐算下时间,以现在的身体状况,估摸再有不到一炷香的功夫,自己就会丧命。据古籍记载,防风谷距离他现在的位置大约一千多里,时间由不得他多想,龙闵即刻施展出幽灵鬼步拼死狂奔。
半柱香的时间,龙闵来到防风谷的悬崖上,接下来就是思考怎么才能进入谷内,一切含有生气的东西都不得入内,难不成等死了再进去,那还有什么意义?
龙闵思前想后,最后想到在医书上看到的一篇典故,典故内容在这里不多叙述,其本意是服用一种假死的丹药,锁住心脉,使自己身体气息短时间之内消失,造成假死,随后丹药时间一过,便可苏醒。
假死丹药现在可无处去找,龙闵想到以银针刺扎心脉,也可以断绝气息,造成假死。但是如果没有人帮他在短时间内拔出那只封住心脉的银针,那么他就是假死变真死了。
这个方法也不行,不过大致思路是正确的,龙闵冥思苦想,最后想到一种方法,就是在银针刺扎心脉之前,自己深吸一口气,使得此气存留体内。
在利用自己下落地时的惯力,如果是后背先落地,惯力会使体内这口气膨胀,继而弹出银针,如果是正面落地,那么他就必死无疑。
这纯粹就是在赌人品。但也别无他法,龙闵决定赌一次。
事实证明他是幸运的。代价却是再也无法踏出防风谷半步。并且功力尽失,成了一名活死人。
说到这里,龙闵摘下头巾,露出三只定魂针让莫冥看个真切。
造化弄人,龙闵和莫冥皆为往事唏嘘不已,两人相对无言,继而抱头痛哭。
莫冥是莫问的孙子,那么莫冥以后就要称呼龙闵为叔公,但是莫问和龙闵年龄相差很多,所以莫冥称呼龙闵为小叔公。
一夜无话,第二天,龙闵和莫冥很有默契,都早早的起来,龙闵传授莫冥习文断字,和一些显浅的修行法门,莫冥天资平平,却意外吃了神草,导致他学什么都很快,收敛灵气都比平常人快三倍有余。
龙闵的知识很杂,况且他没当过别人师傅,几乎就是想起什么教什么,有段时间甚至还教莫冥吟诗作对,不过被莫冥选择性的或略掉了。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吟诗作乐,继那天与龙闵交谈过后,两个人都是知道,他们和三十六洞七十二府之间,必须要有个说法了。
十二年转眼即到,莫冥以不再是孩童,而龙闵却毫无变化。
快到阴时了,莫冥背上背包,招手把猴子放在他肩上,回头跟龙闵告别转身顺着溪流而下。
二人回手告别,背对而行,转眼间泪如雨下。
龙闵已经将出谷的方法告诉莫冥,出谷不像进来那么麻烦,只要顺着水流一直走,走到尽头,然后感受风的方向,让风带路,就能出去。
步行了一段时间,莫冥改用飞掠,他现在的修为实则要比莫问还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天雷加身,所以体内灵气虽多却不精纯。
一刻钟的功夫,七十里地飞掠而至,溪流已经到了尽头,前面还是峭壁,无有出路。
溪水缓缓流进峭壁缝隙之内,莫冥伸手触摸峭壁,确定不似幻觉,没有路,只能按照龙闵所说,闭眼感知风的方向。
风力不大,清风从东面吹来,莫冥跟着风西行,所到之处,皆未睁眼。
就这样七拐八拐,足足走了半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