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1980正当年 > 第36章 赚钱了

第36章 赚钱了

感动过后,钱给完了,就有点后悔了!

不该这么冲动的!

后面要是出什么事情,这些人要是出什么幺蛾子,他就没有一丁点的依仗了。

李林看出来了他的顾虑,安抚道,“叔,你放心吧,后面就差粉墙,做地坪了,肯定给你做的漂漂亮亮,哦,对了,还剩下不少砖,灶台我也给你一并置上,省的你再另外找人。”

平心而论,这趟活他预计是七天做活,但是到明天结束估计是第九天了,依然不少挣!

砖、石灰、瓦、水泥这些都是实打实花了钱的!

赚的钱主要是从别地节省下来的,比如地基,为了节省水泥、沙子,程家二伯程百宽亲自跑到山上凿的大石。

屋顶的木梁都是特意跑到乡下拉回来的老杨树。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用不了那么多,村里的人都恨不得把棺材板卖给他们,眼前还没到秋收,各家都缺钱时啊!

给钱就卖!

要不然就真的没下顿了!

他这个大老爷们,有时候见了,都感觉心酸。

太难了!

总会忍不住多给几毛钱。

再看看眼前穿着的确良,随手就能掏出近千元建房的刘安民,让人怀疑是不是生活在一个世界。

“那中,”

刘安民高兴地道,“两个灶,别忘记给安个温水洞。”

“这你放心,”

程百旺插话道,“肯定给你弄妥当了。”

“那我这就走了,有什么事,你们去油脂厂找我。”

刘安民把手里剩下的半包烟丢给程百旺后,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程玉龙望着他潇洒的身影感慨道,“阿爸,咱什么时候也能买个自行车啊。”

李林望着自己的这个四舅哥,笑着道,“四哥,咱们目标放大一点,到时候直接整个拖拉机。”

至于汽车?

他不敢说。

怕别人以为他是神经病!

即使是拖拉机,也已经超出许多人想象了。

“大林,”

程玉龙撇嘴道,“你说话靠点谱吧,一辆东方红大几千呢,咱们整个生产队,倒腾这些年,也就那么一辆。”

果然不出李林所料。

他笑着道,“四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万一,没有万一,”

程玉龙叹气道,“如果真有万一,那也是下辈子了,咱们争取投个好歹,生在城里,长在城里,跟那些知青一样,白白净净的,多好。”

林逸笑着道,“咱们村里那些知青走完了没有?”

他们村里之前也有个知青点,住着五六个人,据说都是从大城市过来的,具体哪个大城市,他上辈子没关注,这辈子也没问。

程玉龙道,“你们村俺不知道,俺们村只剩下学校的那个江老师了,去了好几次镇上,都没办下来那个什么回城的证明,就在这耗着了。”

程百旺把刘安民留下来的烟挨个散了一圈,然后给自己点着了,吐着烟圈道,“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留咱这也是受罪,早走早好。”

“这倒是。”

李林听出了他老丈人话里的怨气。

知青都是在城里长大的,并不能适应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村里大队干部又不能太苛责他们,只要来干活了,哪怕磨洋工就算工分。

分粮食的时候,基本与本地村民相差无几。

村里人还是有不少怨言的。

都是一样娘生爹养,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就可以不一样?

他一个二流子,其实本来也不关心这些。

只是后来,他儿子看电视,看小说的时候,经常对他吐槽:这些电视、小说,但凡提及农村,婆婆一定是恶毒的,凤凰男一定是愚孝的,农民一定是最愚昧的。

骂农民最狠的一定是写先锋文学的知青。

他大老林小学文化,懂个球的先锋文学。

但是提炼词汇出来:骂农民最狠的是知青。

所以,哪怕他与知青没有什么交集,受了儿子的话影响,他现在也有点不喜欢知青了。

太阳高挂。

众人吃了午饭后,依然没有休息,想着拼一下,争取明天早点收工。

打着马灯,抹地坪一直搞到深夜,也不知道具体是几点了,等回到旅馆,开门的老头子骂骂咧咧的道,“一点钟了,你们还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