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南宋小捕快 > 第39章 厨房奏对

第39章 厨房奏对

“晚上这里吃?”李知涯问了吴王一句废话,他老人家来了哪次没吃饭。

吴王心里则想着万一官家在这里吃出好歹来怎么办,还是待会儿就回去吧。赵构则来了一句“早就听闻小哥手艺不凡,今日就叨扰了”。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来吧,一个也是蹭,两个也是蹭。但今天人有点多,他需要人打个下手,“谁来帮我一下”。

“我来我来”邓琮和赵惊耀刚要迈步,就听到赵构说话了。

“那就有劳老丈了,帮我烧火吧”虽然李知涯知道这老丈应该也是位贵人,但是~你不说,我就当不知道,有问题吗,没问题。

厨房外寂静无声,你做饭,官家烧火,相当可以,大宋朝有几个烧火过的皇帝。

李知涯将中午腌好的里脊块裹上面粉,锅里倒上油,却迟迟没见油热,转过去一看,嗯,赵构正对着灶台发呆。

“你先将稻草点燃,塞进去,然后把细柴放进去,等火大了,再把粗的放进去,不要放太多,慢慢放,这个是风门,火太大了就把抽出几根柴来,然后把风门关上”李知涯一边演示一边教着赵构。

终于,油热了,李知涯趁着油温不是太高,把里脊块倒了进去,和赵构说道“火不要太大,听我指挥”。

“好,好”赵构袖子上都是稻草和木渣。

等里脊肉炸到外面金黄的时候,李知涯将肉捞出,然后让赵构把火烧大,等油温进一步升高的时候,他把肉再倒进去复炸一遍。然后马上捞出备用。

李知涯这边做着菜,赵构苦笑道“圣人果然说的对,君子远庖厨。”李知涯听了回了一句“我也听过一句话,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赵构听了,一愣。

外面的诸位好煎熬,这时朱挺手里拎着只甲鱼进来了,“知涯,袁暖他们下河摸鱼,抓了只团鱼,杀完洗净让我给你拿过来”。

“好咧,晚上留下吃饭啊”李知涯出来接过甲鱼又跑回来了厨房。

朱挺这才发现院子里的人都不说话,直直看着他,赵惊耀心想挺哥你是真憨啊,我们只恨没法脱身,你还一头撞进来。朱挺见大家看着他,往脸上摸了摸,没有东西啊。“神神叨叨的”他抓过一把瓜子,坐到了赵惊耀身边,悄悄说“哎,这个白胖子谁啊”。邓琮眼神表示,白胖子是在说我吗?赵惊耀则回了他一个惊恐的表情,你是谁,我不认识你,离我远点啊。

吴王也抓过一把瓜子,分了一点给邓琮,磕吧,都这样了,既来之则安之。

“听说你那个新生活运动搞得不错,花费几许”赵构问到。

“前期大头是在河道疏通和道路整治这些上,卖淤泥和粪的钱收了一点,加上胡知县给的1000贯,去掉人工,大概还剩了几十贯,后期商铺的安保费用和卫生费收上来,就能维持日常开支了。”李知涯一边做着菜一边说。

“就花了1000贯不到?”赵构诧异道。不能啊,朝堂那帮人前几日说修座桥就要2000余贯啊。

“是啊”

“看来胡德修也算能臣了,能放权让你去干”

“我觉得胡知县不错,没什么架子”

“哦?我大宋那么多官,你觉得什么官算好官”

咔叽咔叽的磕瓜子声停了,吴王和邓琮知道,这是开始奏对了。

李知涯从看到赵构第一眼起就知道此人必定是大贵人,所以听到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在脑中琢磨了一下,然后说到“有人说,圣人出,黄河清,圣人出了好几个了,但黄河水清了吗,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能不贪又能为百姓做事的当然算好官,但又有几个。有些官清,却只为清自己的名声,而不顾百姓死活,有些官贪,却也为老百姓办事,我看来,前者比后者更可恶,因为后者贪的是钱,而前者更贪,贪的是名。

为民办事的就是能官,只爱惜自己羽毛,不顾百姓死活的就是庸官”

“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有几个人能做到,都往往是要亡国的时候才想起这句话来。在疏通河道的时候,这么小”李知涯用手比了下高度,又降低了一点高度“这么小的孩子,都要出来搬石头,搬淤泥,前几日我就是帮一个人找郎中给他妹子看了病,一个大男人就给我磕头,男儿膝下有黄金啊”

“都是我的错”灶火照着赵构的脸阴晴不定,他低声说到。

“所以我把这些孩子都拢过来,养在幼稚园里,等他们大了,再让他们上学”李知涯没有听到赵构的话,继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