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中间的火坑,噼里啪啦的燃烧着柴火。
不时的有火星飞溅起来,然后很快的消失不见。
然而在场的几人却并没有感受到温暖。
只有刺骨的寒意。
无他,因为说到田地的时候,就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世家豪强。
之所以绕不开,是因为东汉从建国之初就是一个豪强的联合体国家。
为什么这么说?
从大名鼎鼎的云台二十八将就能看出来。
刘秀起兵之初,是自己的宗族势力,还有阴丽华的家族支持。
尤其是到了河北之后,别人都知道光武帝占据河北成就帝业,却不知道刘秀在河北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就是真定王刘杨的外甥女,阳安思侯郭昌之女。
更不要说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耿弇直接带着两三千的北地骑兵,属于带资进组。
“程县令,本朝开过之初,其实就已经立下了祸根啊!”张毅不由得感慨道。
程昱抬头看着张毅,想要从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脸上看出些什么,只是他看到的却是忧愁、感慨,多种表情掺杂在一起。
“子恒,为什么要这么说?怎么会是建国之初就留下了祸根呢?”曹昂如同一个好奇宝宝一样问道。
周仓和任峻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光武帝平定陇右隗嚣、巴蜀公孙述之后,我大汉才正式一统天下。”
“只是这些追随光武帝的武将文臣,要如何安置呢?”
“不光是要封侯、更要赏赐田地。”
“可不要忘了,这些人在追随光武帝起兵的时候,就是当地的豪强,身家以亿钱计算。”
“试想一下,一个平民百姓,在天灾人祸时,会怎么做?”
张毅提出了一个问题。
“卖儿卖女,出卖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是可能的。”周仓嗡声说道。
作为黄巾军出身的他,对世家的这些骚操作再了解不过了。
程昱看了眼一身肌肉的周仓,微微的叹了口气。
这大公子身边,要么是黄巾降卒,要么看起来像是个山贼流民,这可怎么得了。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张毅并没有一味的仇视世家豪强,反而是用另一种方法稳固曹操在兖州的统治。
“这就是光武帝后来试图通过‘度田’来清丈田亩的原因,只可惜‘度田’后不久,天下郡国多有反民。”
“而光武帝停止‘度田’之后,这些反民反而销声匿迹了。”
“程县令,想必这其中的原因你应该知道吧!”
程昱摸着自己的须髯的手顿住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要是没有那些当地的豪强的支持,怎么可能遍地反贼。
更不用说当时才东汉建国十五年,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怎么可能一下子冒出来那么多反贼?
“所以趁着天下大乱的时候,正式破而后立的时机。”张毅坚定的说道。
“天下大乱,世家和百姓一样,也是朝不保夕,只有趁着这个时候,将大量无主的土地收为......”
“额,曹公所有,这样曹公不是能拉拢到一堆拥护者。虽然这些拥护者都是贫苦的百姓。”
张毅差点嘴瓢,把无主土地收为国有给说了出来。
“子恒,那你为何主张实行‘三长制呢?’”
程昱有些自己的猜测,只是没有说出来。
“‘三长制’的本意就是为了,将曹公的势力伸向自己所能控制的最底端。”
“譬如我们所在的这个营寨,到时候可以将一个营寨设为一乡,设置乡长,四五个营寨划分为一里,设置一个里长,五里设置一个党长。”
“这样层层管辖,既能够让曹公了解到自己辖内的丁壮人数,也能更好的收取赋税。”
程昱终于停下了抚摸自己须髯的动作,定定的看着张毅。
他感觉太匪夷所思了,如果按照张毅的建议,在东郡建立三长制和均田制,到时候这些收服的百万黄巾军肯定是要死心塌地的跟着曹操干了。
不仅仅是死心塌地,甚至可能到最后真的会给曹操披件皇袍什么的。
随即,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我有一个疑问?”程昱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
“程县令请讲!”张毅平静的回道。
“既然实施了均田制和三长制,如何对征发这些青壮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