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宣离开阳谷县,往东而行,看到附近的十字坡上有一还算宽大的茅草屋,挂了一副酒旗,原来是一处酒店。
走进茅屋,刚一坐下,便有一位身姿丰腴,容貌尚可的老板娘出来招呼。这妇人异常热情,又经验老到,一双媚眼不停打量:“道长,你要吃些什么?”
“十斤好酒,两斤酱牛肉。”许宣对老板娘说道。
妇人心想:“出家之人,还喝酒吃肉,定然不是什么好人。明日的馒头馅儿这便有了。”嘴上说道:“客官稍等。”
随后她亲自去柜台后面端了一坛子酒来,给许宣斟酒,不时瞄向许宣腰上挂着的宝剑。
许宣端起碗就一饮而尽,妇人就又给他倒了一碗,又是一饮而尽,许宣抬头看向一边站着的老板娘问:“老板娘,怎么不见你上酱牛肉啊?是不是觉得反正我马上都要死了,用不着上了?你是不是在想,这臭道士怎么还不倒?”
妇人见事情败露,脸色一变,眉横杀气,眼露凶光,酒坛子一摔,想要动起手来。许宣隔空将她点住,接着后厨又冲出来她的两名手下,满脸横肉,手提菜刀,朝许宣砍过来,又被点住。
“用剑杀你们真是糟践了我的宝剑。”许宣抓起筷笼里的四支筷子,手一挥,便插在了这三人的脑门上。
这时又有一人从外边进到这酒店,见妇人和两名手下已经身亡,就要和许宣拼命。许宣把手中剩下的一根筷子也插在了他的脑门上,送他去地下与他娘子团聚去了。
许宣从柜台后面又找了一坛子酒,若无其事地将它喝完,就离开了这家黑店。他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心之所向,行之所往,一切随缘。
走到青州地界,许宣听说这里土匪山贼颇多,而且喜欢害人性命。共有桃花山,清风山,二龙山,并称三山。
果不其然,走到桃花山下,就有十几人从两边的树林子里窜了出来,将许宣团团围住。为首之人“身着团花宫锦袄,手持走水绿沉枪。声雄面阔须如戟,尽道周通赛霸王。”来人正是小霸王周通。
“怎的是个臭道士,算了,算了,文字再小也是肉,我看他腰上还有一把剑,也能卖上几两银子。”周通颇为不耐,指挥手下赶紧把许宣杀了,拔剑拿走。
“既然你们这么迫不及待,贫道就只能送你们上路了。”许宣摇头,叹气道。
伸手夺过一名贼人手里的刀,随手将他砍死。然后许宣一边往前走,一边以毫厘之差躲过贼人的刀剑,就好像这些人故意不想砍他一样。
没几个呼吸,周通的手下就已经全都倒在了地上。周通提枪力劈而下,许宣伸手接住,他想把长枪抽回,试了两次,长枪却纹丝不动。
手中朴刀随手一扔,长刀穿胸而过,周通怒目圆瞪,口吐鲜血倒地而亡。许宣拿起他手中的走水绿沉枪,细细打量着。这长枪有六七十斤,通体缠绕着一种水墨绿的纹路。那枪尖在阳光的映照之下,更是闪烁着一种瘆人的寒芒。
“好枪,落在他手里可算是埋没了这把长枪。”耍了个枪花,许宣对这把长枪爱不释手。这等上好的兵器,谁不爱呢?
扛着长枪没走多远,又见前方一伙强人,正掳了一个姑娘上山去。
许宣提枪上前,将长枪投掷出去,直接将三名山贼钉在了地上。吓得其他人亡命飞奔,恨不得多长两条腿。
从尸体旁飞奔而过,伸手一招,长枪飞回他的手里。许宣一枪一个,结果了这些山贼。
把女人救下,只见她眉目如画,精致得无可挑剔。肌肤赛雪,双眸犹似一泓清水。清丽如莲花,纯净如秋水,只是那天仙的面庞上少了一丝血色。想来是刚刚被山贼吓到了。
解开她身上的绳索,姑娘躬身道谢:“妾身李清照,多谢道长相救。今日若不是道长,妾身只怕要遭了那些贼人的毒手了。”
许宣面露惊讶:“哦?原来是大宋第一才女。李姑娘,贫道许宣,许汉文。不知你怎会在此处遭遇这些贼人的?”
“道长过奖了。前些年妾身一家受‘元祐党人’的罪名株连,于是回到了夫家的家乡,屏居青州乡里。未曾想今日外出,竟遭遇了这些贼人。只是可怜我家的仆从,枉送了性命。”李清照脸色哀伤。
“你先等待片刻,等我去山上把这帮山贼全都杀了,为青州除一害!”许宣让她藏好,便转身上了山。
李清照还想阻止,刚张开嘴还没说话,人就已经不见了。
不到片刻,李清照隐约听到山上传来阵阵惨叫,颇为瘆人。随后就见到许宣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