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唐百晓生 > 第26章 十三岁的老夫子

第26章 十三岁的老夫子

拿着成济递给他的庄园图纸,于志宁仔细查看起来。他注意到这个设计与唐代的典型建筑平面图有很大的不同。然而,这个蓝图展现出了独特的特征。该艺术品不仅更具说明性,而且还细致地标记了每座建筑物的方向、尺寸和尺寸。如此细致的细节无疑将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和差异来加快施工过程。

“成兄,这个图纸真是了不起,你打破了常规,就连我这个对施工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看懂。” 。 我很佩服。”

而且,这个庭院的风格似乎与平常有些不同。成弟兄能帮我解释一下吗?遇到新奇的东西,我就会忍不住好奇。”于志宁问道。

“很简单,虽然我没有受过正规的建筑训练,但是简单的工程图我还是能画的,于老师太抬举我了。”

“这个庭院是我想出的一个创新设计,叫‘四合院’,但我把这个概念进行了扩展。你看,这里的这三个正殿是用来接待客人的,两侧的厢房是辅助用房。”后面是厨房,后面是居住区,还有书房、祠堂、储藏室、小地窖等等,尤其是书房,一定要宽敞,因为我非常喜欢阅读和写作。”

“总之,我的房子不是以美观为主,而是以功能性为先。”成济自豪地向于志宁介绍道。

期待着于志宁的一些夸奖,成济却发现自己面临着更多的质疑。

“嗯,听起来确实很实际。不过,成兄弟,你现在拥有了一个贵族爵位,哪怕现在只是一个县级的男爵领地,你的前途无疑是大有可为的。这庄园是不是太小了一点?” ?你将如何安置你未来的仆人、女仆、管家等?

成济愣住了。

确实,他不再是一个平民,而是一个平民。他变成了一个贵族,一个地主。虽然是最低等的贵族,但那是不是就得过隐士生活了?然而,作为“四好”(好品、好言、好行、好身体)的骄傲代表,他相信自力更生。他怎么能习惯别人为他手脚伺候的生活呢?光是想想就让他脊背发凉。

成济用力摇头,试图将这些想法甩掉。不,那不行。

“成济已经没有亲人在世了,所以我暂时一个人住,大房子只会浪费。我从小学习圣贤之教,恪守“自力更生的原则,我不习惯被人伺候,所以不需要仆人或女仆。”他解释道。

自力更生。

是的,自力更生是一个好概念。于志宁暗自赞叹。看着这个和自己孩子年纪相仿的年轻人,他不禁想起了自己那个无能的儿子。比较一下,很明显有人优秀,有人劣势。自己的儿子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就像是一条蛆虫。

“好了,成兄弟,你即使拥有财富和地位,仍能保持谦逊,真是难能可贵,我很欣赏你的做法,既然如此,我就告辞了。”于志宁说道。

告别了于志宁,成济和师兄继续讨论雪盐行动的事情。他们小心翼翼地清理掉一切痕迹,在李淳风的帮助下,终于获得了片刻的宁静。成济忍不住叹了口气。前几天,他还在贫困中挣扎,现在,虽然不愁吃喝,却陷入了管理派系的繁琐之中。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决心珍惜旅途中的每一步。

接下来的几天,成济就像一位勤奋的老师,每天指导着自己的四个弟子。最小的程怀良和长孙焕才十岁。于是,成济就重点教导他们三字经,让他们初步悟道。

反观程怀墨,九乘九的乘法表已经背下来了。虽然资质不如长孙焕,但他也不傻,只是对武道的兴趣大于对学术的兴趣而已。

长孙冲心情有些悲凉。他当初拜成济为弟子,是为了学习算术,超越师父。但现在,事情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变。成济似乎有些偏颇,专注地教导大弟子程怀墨,而让二弟子程怀墨带着两个小孩子背诵三字经。

成济的解释是:“你的傲慢本性需要磨炼,一旦你师兄的算术水平超过了你,你的傲气自然就会减弱,到时候你就可以去学算术了。”

长孙冲无言以对。这真的是一个原因吗?他不禁怀疑,这是否只是成济偏袒的一个借口。

确实,成济是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的。他答应过程怀默,一定要在一个月内让他的算术能力超过长孙冲。但后来长孙冲也成了他的弟子,所以他不得不推迟教他算术。毕竟他得先完成程怀墨的心愿。

程怀默本身也很狡猾。起初,他很高兴老师对他特别关注,帮助他学习算术。不过,看到长孙冲焦急的神情,他心里暗暗想了一个办法。他不可能很快就出类拔萃。过早地击败长孙冲还不如看着他每天焦躁不安地挣扎来得更满足。

成济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