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大唐百晓生 > 第34章 出谋划策上

第34章 出谋划策上

“如果我的直觉没错的话,太子恐怕已经开始拉拢秦王府里的人了。”成济说道。

李世民点点头。“确实,前不久,太子曾试图拉拢尉迟敬德将军,但被拒绝了,听说太子勃然大怒。”

成济呵呵一笑。“太子在选择对象上确实是太差劲了,尉迟敬德和秦琼这两位将军,是这个时代最难得的忠义之士,他们的气节是历史上少有的,太子可以选择任何一个人。” ,却先挑最难的,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嗯,或许是尉迟敬德将军身手不凡,引起了太子的注意。”李世民尴尬的提议道。毕竟是他的哥哥,他不能公然贬低他。

成济冷笑。“谁知道太子府里的谋士们在搞什么鬼?暗中破坏对手、拉拢政敌才是重中之重,首要的策略就是瞄准他们的心意,天下的人才大多数都在秦王的手下。”要想玷污他们的声誉,就必须先攻击他们的核心支持者,一点点地侵蚀它。从最容易的目标开始,你必然会吸引大量的骑墙派。尽管他们可能没有多大用处。 ,攻心之势便已成型。”

“然后再去动摇那些不完全忠诚的人,这样就会吸引另外一批人,到时候双方的实力都会发生波动,给我们创造机会。”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摸着下巴暗示道:“我们是在讨论如何处理太子府,还是你突然转而讨论如何处理秦王府?你到底是哪家的兵家,又是哪一边的人?”你继续?”

他嘴上调侃,内心却擦了一把冷汗。看到这个人站在他这边,他就放心了。如果成济真的和他哥哥站在一起,他估计自己可能会落入陷阱。

“哎呀,是我的错,太忘乎所以了,脑子太活跃了,有时候,想出了好的策略,很难不去胡思乱想。”成济承认道。“那么回到我们的正题吧,你和太子之间的较量不能拖,拖得越久,对我们就越不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的实力会越来越强,再加上衣钵,没有正义,我们成功的机会就会一步步减少。”

但现在的情况是,你这个秦王,掌握着大唐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兵权。您拥有众多各领域的人才。然而,缺乏正义的外衣,不能简单地依靠军事力量来夺取政权。这种做法会招致公众的批评。虽然成功的可能性可能很高,但缺陷也很严重。成功后,可能会出现无数的内部动荡和隐患。如今的大唐,已经有了历代的残余,比如前隋的残存,各种叛乱势力,以及李氏的仇敌。再加上一伙太子派的余孽,就算你登基之后,恐怕也会有更多的麻烦。

因此,除非绝对必要,否则我不推荐这种方法。”

李世民点头同意,承认成济的见解确实深刻。

“成济的第一个策略,就是为秦王府招揽人才,秦王府本就人才济济,如果再聚集一批能人,势必势不可挡,太子一派会被压垮。”束手无策。想象一下,太子一派将无法抑制脊背发凉。”

“所以,不用说,太子派必然会有所反应,他们不能再被动了。”

“这让我们回到了我之前的观点:如果机会不会自然出现,我们就必须创造它们。我们需要动员我们的敌人并控制局势。我们必须引导我们的计划沿着一条他们追随我们、我们追随的道路前进。掌握主动权。”

“殿下既然不愿意用武力夺权,那就要靠正义的披风,看你们和太子殿下谁先不耐烦了,如果对方忍不住先出手, “他们失败了,兄弟公然斗殴的消息就会传开,天理将显明,谁对自己的兄弟举起武器,就不配做皇帝,这样的人,连皇帝都未必能救。”

李世民明白了。成济的做法,就是一步一步来,造势,最终逼迫太子出手。然后,李世民就会反击,制造出太子背负不可磨灭的罪孽的情景。如果他失败了,自相残杀的消息就会曝光,道德基础就会丧失。李世民对成济的计策很满意,真是巧妙。

“但是,如果按照这种做法,我们就会陷入被动自卫,直到对方忍不住采取严厉措施的时候,我们的具体行动应该是什么呢?” 李世民问道。他现在正在考虑具体的实施。成济的视野固然可贵,但他也想衡量一下,与秦王府的谋士相比,成济到底有什么优势。

“这很简单。我们等待的是出击的最佳时机。

在那之前,手头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建立动力。具体来说,殿下,您一直表现出极大的克制。王储曾多次试图明或暗地伤害你,但你都没有进行报复。然而,我们需要让公众知道这些事件。刚开始的时候,一两件事可能无法说服任何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就会意识到太子在欺负你。

你这样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