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济心中微微一暖。尽管李耳皇帝的名声被玷污了,他杀了自己的兄弟,囚禁了他的父亲,但历史上,如果有机会做一个好人,谁会愿意选择做一个坏人呢?或许,即使是历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前夕,李世民也不敢自杀。
别的不说,单说李世民身为秦王,掌握着唐朝百分之七十的兵权。如果他效仿后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榜样,他可以取得任何成就。然而,从武德四年到武德九年的岁月里,面对太子争夺,李世民不断选择了隐忍和克制。他允许他信任的将军被派去执行任务,而他的文职官员则被边缘化和镇压。李世民忍了。
直到武德九年形势严峻,在长孙无忌等人的怂恿下,他才被迫执行了玄武门之变。虽然这些建议看起来是自愿的,但谁能说这不是周围人的另一种形式的胁迫呢?
成济安抚着焦躁不安的李世民:“殿下如果再对属下动武,只会进一步玷污你残忍屠戮者的名声,那就更糟糕了。人心善变,阴谋诡计是不可能的。”充分预见。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让别人有机可乘。”
“所以,就看王爷了。秦王府里的谋士,负责算计太子,而你秦王则要守住自己的真心,暗中保护你的大哥。万一出了差错,一旦被占领,我们千百年来的伟大使命就会崩溃。”
李世民疑惑不已。他还没有完全理解成济所说的千古使命的意义。“大哥,虽然我尝试过深思熟虑,展望未来,但我还是不太能理解你所说的千古大使命的概念。纵观历史,无数生命在这场灾难中丧生。”追求王位。我无法理解这个规模。”
哈哈哈!
成济哈哈大笑起来。“秦王,你和很多当权者一样,既然知道在这场追求中失去的生命不计其数,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最终的命运?不用太远,就拿隋朝的隋炀帝来说吧。他为了皇位而谋害兄长,自己却落得悲惨的下场。同样,杨广帝的继任者杨幽帝也落得悲惨的下场,这与秦始皇的命运何其相似。
“我心中的伟大使命,或许你现在还无法亲眼目睹,但我敢说,它的成就,一定会超过前汉孝武帝十倍。”
我们之所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因为你作为秦王立志成为皇帝,就必须为皇室的后代做出榜样。如果从一开始,你就踩着你兄弟的尸体登上王位,那么你的子孙世世代代都会效仿。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登基的总是那一代皇室中实力最强的人,那也是可以接受的,至少是一种精英统治。
但如果在一代人的时间里,操纵导致一位无能的统治者崛起,被用作控制国家的傀儡,会发生什么?皇帝衰弱,皇室灭亡,李氏大唐也将重蹈历代王朝的覆辙,昙花一现,顶多闪亮几百年。”
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越想越看出这话的道理。冷汗顺着他的额头流下来。如果不是成济的开悟,他或许也会像之前的无数帝王一样,陷入同样的盛衰轮回之中。
好在现在他看清楚了,还有机会提前做好准备。
李世民赞叹道:“古时唯有张良,能以智慧兴汉四百年,今遇大哥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才。当您说可以帮忙的时候,我李氏千古功绩,看来你也不是白夸的。我麾下有很多能人,如伏吉、玄龄、克明等人,都是国家的大才子。 ……我以为那就是巅峰了,没想到大哥你已经看透了历史,看透了王朝的兴衰,我佩服你。”
成济对于李世民的夸奖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认真地继续道:“能得到秦王如此高的评价,我虽然觉得有些不值,但也可以接受。在大唐这片土地上,论运筹帷幄,我成济从来没有曾经害怕过任何人。”
李世民哈哈大笑,“好啊,让我狂歌笑天,我这样为谁称霸,展现男人本来面目?”
“我想知道,在你眼里,皇帝的定义是什么?” 李世民问道。事实上,他自己也不确定。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像吃喝一样随意地看待朝代兴衰的人。因为他未来可能只是众多皇帝之一,所以他想试探一下成济的眼光。
带着秦王的这个问题,成济自信地开始了对历代统治者的论述。
“自古以来,从三皇五帝时代开始,人类就摆脱了荒野猛兽的斗争,摆脱了饥饿和衣不蔽体的痛苦。那段时间,我们的领土人类的面积只有现在一个省的大小,也许就在现在的黄河沿岸。”
后来,大夏王朝建立后,大夏王朝实行单姓统治。
此后历经夏商周,历经一千八百年,历代统治者。
随后,秦始皇的出现统一了天下,引入了皇帝的称号。
秦二世灭亡后,楚汉之争继而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