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黛玉长姐是新皇 > 贾家的拜贴

贾家的拜贴

一早起来,门房处就有人捧了一个拜匣来,说是荣国府的大大姑娘派人送来的。

芙蕖接过一看,沉甸甸的两尺见方剔红山水鱼虫纹乌木盒子,用一个精巧的黄铜搭扣扣着。

芙蕖不敢擅专,打帘子进去呈给藻玉看,因说道:“不知为何,竟是荣国府大姑娘给姑娘下的帖子。”

藻玉来了兴致,拿了匣子打开一看,里边是一个洒金胭脂红的花笺,上头用透金光的香墨写道:

“娣瑗谨奉……”

贾家大姑娘生在正月初一,小名元春,及笄时有了学名,随着兄弟字辈,唤作“贾瑗”。

藻玉一目十行看完了拜帖,掷到盒子里,笑道:“原是我那二舅舅新得了一个姑娘,三日后满月,请亲戚朋友的赴宴呢!”

“家里添人是大事,怎么提前三天才通知呢?何况还是由未出阁的姑娘家下帖子!”

藻玉冰雪聪明,怎么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笑道:“无论如何,他家也是亲戚,是我这身的道义上的外祖家……就算是为着黛玉,也要走上一遭的。”

说着就吩咐人开库房,取了大红妆缎二匹,凤尾罗四端,上用的宫扇四柄,又拿了四个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手镯。

“这也太多了,姑娘不心疼,我还心疼呢!这么些好东西,都让人给偏了去!”菡萏嘴巴像要吊油壶一样。

藻玉道:“也不全然为了我,到底是黛玉外祖家,礼多人不怪,没得让外人说嘴的。”

又找来一张泥金正真纸,菡萏磨墨,芙蕖执笔,写好礼单,晾干封好后装了盒子。

照理礼物是要提前一天送的,藻玉和黛玉赴宴那天,礼物就已经收到了贾府的库房里。

“见过林大姑娘,姑娘人来了就好,怎么还带东西来呢!老祖宗昨儿还说呢,原想着是个喜事,一家子聚一聚,热热闹闹吃个饭。偏姑娘多礼,好送东西来。”鸳鸯是贾母身边的大丫头,奉命来侧门处接藻玉的。

原来公府规制,正门只有婚丧嫁娶及王公贵人亲来才会开,像是亲眷宾朋和自家人出入一般开侧门,下人们自有四个角门进出。

“鸳鸯姐姐哪里的话,原是二姑娘一片孝心,这么说可不是折煞姑娘了!”贾家没规矩,别人家可不是。芙蕖笑着接下了鸳鸯的话。

鸳鸯知道芙蕖是国师府第一得意人,说来她还是三品女官,职位比二老爷还高呢!因此也不敢托大,亲亲热热拉住芙蕖的手,又伸着脖子看了看襁褓中的黛玉:“这就是二姑娘吧,长的真俊!老祖宗这会子正念叨呢。”

说完就在前头带路,一路分花拂柳到了荣庆堂正厅。

“藻玉见过荣公夫人,宁公夫人,将军夫人安,贾安人好。”贾敬还没有丧妻,也并没有出家,于是在这坐着的,除了贾母这个国公夫人,还有贾敬的妻子杨氏。

王夫人的脸肉眼可见僵硬了一下。贾母笑道:“你这孩子,一家子骨肉,就你礼多。”

元春是能看出自家母亲不对劲的,她也明白,自家祖母也好,两位伯母也好,都不会出这个头,但是毕竟藻玉是以她的名义请来的,只得笑着站起身道:

“许久不见表姐,表姐越发有气势了。表姐快过来坐。方才老祖宗好一阵念叨,可巧就来了。”

她藻玉身后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怀里抱着一个身穿大红缂丝云锦衣的小娃娃,眉头一动:“这就是黛玉表妹吧,可怜见的,想来老天不公,多少钟灵毓秀都送去了表姐家,可是一丁点都不留给我们了!”

这话说的好听,藻玉笑了一笑,巧丽若三春之桃,清秀如九秋之菊,说道:“妹子年幼,原本是不该带的。只是这妮子黏人,一不顺心就哭闹起来,我也是怕她嗓子坏了,这才带上。还请不要见怪。”

贾母想着自己那远嫁的女儿,如今骨肉分离,不知该有多伤心,一时间心头酸涩,没忍住流了几滴眼泪。

可巧被邢夫人注意到了,忙道:“老太太这是怎么了,这大喜的日子,怎么又落泪了呢!”

贾母心里知道这个大儿媳上不得台面,只是为了压制长子,故意为之——可没想到这么没颜色、不识趣啊!手里攥着抹眼泪的帕子不知所措,还是王夫人道:

“老太太准是想我那嫁去姑苏的妹子,如今见了黛玉,心里更甚。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了。”

藻玉遂示意宋嬷嬷将黛玉抱过去。贾母看着娃娃,一时间又是伤心又是激动,心儿肝儿肉儿地喊起来,众人跟着擦眼角,只有黛玉真的被吓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