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黛玉长姐是新皇 > 国库空荡荡

国库空荡荡

不得不说新皇的确是个好皇帝,登基第一年,他减免赋税、大赦天下,他勤政爱民,他励精图治,他一年有三百天不进后宫点灯熬油地批阅折子,他有一身用不完的精力扑在政务上。

太上皇退位是真心的,放权也是真心的,可身居高位久了,怎么甘心为人拘束?一开始或许还念叨着是自己愿意,时间久了总是不自在的。

新皇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清缴国库,毕竟一个君王要做什么,都离不开钱财的支持。

这不查不要紧,一查却发现国库空空荡荡,别说银子,连只老鼠都没有。

皇帝面露难色,难怪一说给各位兄弟姐妹修王府,工部动工慢,原来是没钱啊!

于是皇帝派人叫来户部尚书,冷声问道:“我瞧着各地送上来折子,都是报好节气好收成,特别是国师拿出神种后,各地均报丰稔;这些年四海清平,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无灾无战的,如何国库就空了?”

户部尚书是个坚定的保皇党,从没参与过夺嫡或党派之争,因此颇受太上皇和皇帝信任,闻言冷汗流了下来,跪在地上说道:“老臣有罪。原是太上皇仁爱,念众臣工或有家中贫困者,允许其向户部借款……这一人借、十人借、百人借,借的人多了,可不就……”

这也怨不得户部尚书,就连皇帝登基前,也顺大流向户部借过几百两银子,虽然很快就还上了。

他也没想过,毕竟京中百官,吃顿饭都是几十上百两银子,区区几百两银子,不过是半个月的花销。

“陛下不知,在达官贵人手里,一顿饭就是几十两银子;可在外头,二十两就够寻常农户一年多的吃喝嚼用。国库一年收成不过两亿两,除去给各地官员俸禄、与各国使臣交通、每年科举、各地修桥修路巡检水坝等等,还有诸位亲王郡王公主府邸的修缮,诸多琐事,一年下来本就没什么盈余,就是有,也被人借走了。”

皇帝微微一愣,他想过各地谎报收成,也想过有人贪污国库,却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皇帝揉了揉眉心,沉吟了半晌,说道:“既如此,你便拟个条子来,写明哪家何时借款几何,呈折子上来。”

—————————————————————

“皇帝来了,听说你要和大臣们追讨欠款?”

太上皇正和藻玉下棋,皇帝就这么闯了进来,行礼问安后就垂首站在了一边。

皇帝笑道:“儿子还以为是什么事,引得父皇这般生气。既是欠债,那还钱就是天理。父皇仁爱,偏有些人恃宠而骄,平白辜负了父皇。”

太上皇叹了口气:“水至清则无鱼,况且多是当年和朕一起打天下的老人,不好寒了功臣的心。想必这些天你也追讨到了不少,剩下的就先放放吧。”

这话说的!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先前没追欠款,是因为太上皇仁慈,如今追讨也是情理之中。更何况对那些老人,皇家可谓是宽宥,这才助长了他们贪婪之心。

皇帝还想说些什么,却看见藻玉微微摇了摇头,就要脱口而出的话咽了回去,勉强笑道:“父皇体恤下臣,儿子遵命就是。可……”

“躲得过一时,躲不过一世。总有追回来的时候。你父亲我年纪大了,不想看以前的老伙计来我这哭情,懂吗?”

“你是个勤政的,可再心系百姓,也不能不幸妃嫔啊。皇家开枝散叶乃是大事,我听说你已经两个月没去过后宫了。”太上皇又道:“这话朕不该说,可你已经是皇帝了,朕若不说就没人去说了。当年做安王时,你后院妻妾子嗣就在兄弟间最少;如今当了皇帝,除皇后淑妃外,也没个可心人。你娘那边有个女官,也是名门之后,一会你回宫就带上吧。”

太上皇这一顿输出让皇帝眉头紧锁,他是来谈国事的,带个宫嫔回去算什么是啊!正想推辞,却见太上皇一个冷眼扫过来。

“多谢父皇关心。”

皇帝憋屈,但登基之初朝堂不稳,泰半朝臣还看着太上皇的颜色行事,自己说句话都被推三阻四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且图来日吧。

藻玉像个背景板一样在两父子你来我往之间,见皇帝有离去的念头,先开口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便出宫去吧,这棋改日再来和您下。”

太上皇看了一眼藻玉,又看了眼皇帝,笑道:“你们都去吧,朕也清净一会。”

两人走出万安宫门,藻玉歪头:“太上皇只是想要清净,左右这么多年了。”

皇帝道:“我如何不知,可实在是国库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