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灵异从梦开始 > 第2章 讲故事

第2章 讲故事

“咳咳咳……”一声和蔼的女性老人的声音,伴随着微微的咳嗽声响起,“孩子们啊,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讲的老婆子我口干舌燥的”;一个满脸皱纹,头戴黑色保暖棉帽、一身花色棉服的老妪,正靠坐在自家大门口的篱笆墙边,不时的摆弄着手里的剪刀。

而面前的院子里,正有二十几个年龄不一的小孩围在一起听故事。这些是隔壁学校的学生,每个人都是统一的灰色布衣,布鞋,这群孩子每天放学就会往这处院子跑,缠着这位心中和蔼可亲、阅历丰富的刘奶奶讲村子外面的故事。

刘奶奶原名叫刘巧,八十多岁,是这个村子第一批在这定居且最年长的人;老伴走的早,早年就是凭着心灵手巧的手艺,在这个柳仁村子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可惜孩子们早就离开村子去往大城市了。在学校旁边开着多年的裁缝铺,学校学生的衣服几乎都是这间铺子给的,而且院子大,当年年轻时候种下的葡萄树现在已经长遍整个院子,在炎热的夏天都是阴凉地,果实成熟时还有葡萄,对孩子们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

“刘婶,您喝水,别总老惯着这些小王八蛋,他们倒是尽兴了,每次都是您受累。”从里屋走出了一个中年妇女,模样并不算突出,微浓的眉毛,额头微突,扎着丸子头,手里端着一杯温水,递给在门边靠坐的老妪,手上茧子不多,手背也没有农村妇女的粗糙感,显然并不从事农劳。五年前,执拗的老人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身体确实没有以前硬朗了,就从外来的人中找了个助手叫秦梅。

刘巧喝完杯子中的水,抿抿嘴后,缓慢抬头看向秦梅,递过杯子,再缓缓转头看着还沉浸在故事中的娃娃们,平淡的说:“我估计没几个年了,趁着现在还有精力,娃娃们也爱听,我就多讲讲两个给他们听听”。秦梅听到没有说话,拿着水杯慢慢的往里屋走。

突然孩子中最胆大、且个头最大的小男孩立马高声反驳:“刘奶奶我觉得你是不是没有故事可讲了,已经开始讲鬼故事了?”

只是孩子声音越来越小,因为这个村子就是十一点断电。

刘巧不言语,只是哈哈哈的笑,口中只有所剩无几的几颗黑色牙齿;下面的一群小孩看着刘奶奶哈哈大笑,也慢慢的回过神。顿时七嘴八舌的乱作一团。一大帮子成群结队准备跑出院子。

“哎哎,等等孩子们,再到下个月,高年级就要升学考试了吧,过了就能出去上初中了,来来来,你们几个都过来,我给你们准备了个小礼物,祝你们能考试顺利。至于其他没事的娃娃都散了吧,自个去玩去。”刘巧尽着自己最大的嗓音喊道。

一些个年龄小的,听到嗓音顿时如获大赦,刘奶奶的故事太恐怖了,配上她满脸的皱纹,总觉得故事里的女鬼就是她,以最快的速度三五成群跑出院子撒欢去了。

剩下的就是七个高年级的学生,只见刘巧手里拿着几根彩色的绳子,这种绳子在村子里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祝福、期许,听到声音的几人,依次排队向前;

最先的是刚才发声的男孩,体型健壮的人高马大,皮肤黝黑,方脸寸头,他是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名叫王小本,爱出风头,言行无忌,因为有沈涛这样的一群拥趸,从小经常成为霸凌的实施者。

长辈都喜欢在名字后加个“子”字,故称小本子;老人拉着王小本的手,用彩绳戴在左手上,语重心长的说到:“小本子啊,我最看好你,一定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啊。”小男孩大大咧咧作出肯定回答。

排在之后的叫沈涛,名正言顺的“二把手”,深得“首领”信任,个子瘦小,脸微长,皮肤黑黄,杵在那跟个矮瘦竹竿似的;最好恃强凌弱,狐假虎威。刘巧对他仍然是同样的话语。

之后是个小女孩名叫柳青青,因为女孩往往比男孩早发育,身高比王小本还高,出落得亭亭玉立了,扎着高马尾,与男同学一样的粗布衣,小布鞋,瓜子脸映着小巧的鼻头,相当俏皮可爱,因为脾气直爽,王小本唯一怕的也就只有她了,故而是这群人里公认的大姐,虽然也没几个人;

“青青,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以后记得有时间常回来看看奶奶啊。”说完用手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发,揉了揉。“那肯定的,奶奶,到时候我回来给你买好吃的啊!”柳青青眼睛微闭,还用头往手心里拱了拱,笑着应答。看得出来,两人关系相当不错。

后面就是余阳,因为内向而给人感觉微微诺诺的小男孩,大概矮柳青青一个头,脸微圆,短发,眼睛炯炯有神,从小就一直跟在柳青青后面,几乎是她在哪,余阳就跟在哪。因为身体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