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明代:逃出重围 > 第4章 谭家村路口阻截

第4章 谭家村路口阻截

“咱们这一手牌。。。输赢就靠你啦。” 混十万说。

李昌平说,“我肯定不会误了全营弟兄们的命。”

混十万:“我也说话算话,留着大头领的命。”

“拿酒来。”混十万喊道,帐外有人应和,就拿来了。

混十万和李昌平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缔结盟约。

等李昌平出了帐子,混十万的小弟问:“就这么让他走了?”

“现在他还有用。” 混十万看着李昌平的背影说。

能活着走出来,还保住大头领的命,李昌平感觉自己今天很幸运。

回到自己露营的空地,搬来竹子做的简易床铺,倒头就睡。他太累了。

夜半的时候,李昌平醒了。他点了一小根蜡烛,用蜡油封住放了银票的竹管接口处,防止进水。

然后,从背囊中取出一副宽幅面、粗布的带子,从脚踝到膝盖骨下面打了绑腿。

在山里走,难免遇到蛇,这绑腿可以防备蛇咬。如果遇到打斗负伤,绑腿还可以当作绷带包扎伤口。

李昌平带一大块生姜、几个硬硬的麻糍粑、又砍了一段齐眉高的竹子当拐杖,都准备好啦。

为了抵抗山里的寒气也为了减轻疲劳,李昌平生嚼了一大片生姜,辣的他张开嘴倒吸凉气。

生姜的辛辣让他一下子清醒很多。

依靠北极星他分辨东西南北。然后,朝东南方向走去。 李昌平常年在山里找银矿矿脉,这一带也很熟悉,即便天黑他也不迷路。

走不多时,狂风来了,雷声在空中咆哮,闪电撕开天幕,要把整个森林撕碎。

雨太大了,身上很冷。李昌平原地找一块青石板,拿出刀子,切了一块生姜,放在嘴里嚼,吃了姜片,身上暖些,人清醒些,继续爬山。

在五道湾过河时,因为下雨,河水涨了许多。

为了赶时间,不想绕路走。

他冒险脱了衣服卷好放在包裹里。然后,面对上游,水流过来的方向,用竹竿探路,过激流。

有几次差点被水冲走。幸好有竹竿撑住,才没有摔倒。

山里赶路稍不留神就会出事,会死人的。

过了激流,本想点火烤一下湿漉漉的衣服。

转了一圈,李昌平也没找到不很湿的木头,没办法点火。

他吃了一块姜,暖和身体,继续赶路。

又走了两个时辰,天要亮没亮的时候,李昌平到了谭家村附近的山上。

他正在眺望远处亮弯弯曲曲的九龙河、水稻田、荔枝树和谭家村的房舍。

前面是出山的路口。通过这最后的路口,往前走就安全了。李昌平观察了半炷香的时间,看不到任何人。

路口很安静,一股微风吹过,远处那棵香樟树茂盛的树冠里,影影绰绰有一张人脸。

要不要过去 ?

可能官兵已经把守路口,现在是起床、吃饭的时间。

把守路口士兵不会多,是个机会。

自己不能硬闯,要想个办法。

站起来四处看看,身后不远处的有一片竹林,有办法了。

李昌平找了几棵碗口粗,绿叶多黄叶少的竹子。用刀柄轻轻敲打竹子,仔细听回音。

敲到第三棵竹子,发出嗡嗡的回音。

低头看,地面上有个小小的隆起,这下面有冬笋。

李昌平右手抽出短刀,斜向扎入地面,一点点挖,伴随着泥土的芳香,挖出两棵冬笋。

剥去黄褐色的笋壳,露出嫩白的笋肉。李昌平把笋切成小片,顾不得生笋的苦涩,囫囵了出了不少生颇有寒性的冬笋。

吃了笋,又等了一会。他感觉肚子里面咕咕叫了。

李昌平赶忙抓了一把潮湿的泥土,抹在头上、脸上和身上。

然后他蓬头垢面的走下山坡,向大路走去。

走了一百多步,经过散发着樟脑味道的香樟树时,一个小个子从如伞的树冠上跳下来,落地几乎没有声音。

他穿着长度到膝盖,窄袖口、深灰色的军袄。右手里是

一把腰刀指着李昌平。

“什么人?”小个子一边吃饼,一边吓唬人。

“啊。” 李昌平高喊一声,抬腿要跑。

被身后一只有力的大手抓住后心的衣服。

“啊”李昌平尖叫不止,身体乱动,不断摇头,好似疯了。

对面的小个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