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浅谈系列之二浅谈大明十六帝 > 第7章 明代宗朱祁钰

第7章 明代宗朱祁钰

明朝第七位皇帝也就是第八位皇帝明宪宗的叔父朱祁钰,二十一岁国难中登基为代皇帝,在位七年。公元1457年三十岁时在重病中被复辟的同父异母兄明英宗废去帝号囚于西内永安宫,一个月后死去。并按亲王礼葬于北京西山,他也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葬于天寿山十三陵的废皇帝。

朱祁钰生于公元1428年死于1457年, 二十一岁代替被瓦剌俘虏的大哥明英宗朱祁镇为帝。他曾被大哥英宗封为郕王, 过着王爷无忧无虑的生活。不料忽然间, 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禍福, 他大哥明英宗陷于敌营,无奈之下, 他被孙太后和于谦等大臣从监国推上皇位。在国家生死攸关之际,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他即位后,首先遥尊大哥朱祁镇为太上皇,接着重用于谦等贤臣励精图治,并且迅速调集全国各路勤王兵马,粉碎了瓦剌首领太师也先妄图利用英宗,要挟明朝政府的阴谋,成功保卫了北京城,使王朝转危为安。继而发展经济,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安抚逃荒流亡各地的平民百姓,进一步为安定社稷做出了贡献。北京保卫战,不但成就了于谦为救时宰相,同时也成就了朱祁钰是个英明的皇帝。他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让大明皇朝延续了近二百年,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功不可沒的,总之,他是一位承前启后有功于国计民生的贤明之君。

但是老话说得好, 是你的, 总归是你的, 不是你的, 再抢再赖着也沒有用。现在大哥被瓦剌放回来了, 你把皇位还给他不就得了, 可他偏偏留恋皇位, 并且说道:“ 生米煮成熟饭,你还回来干什么”? 不但不交皇权,还把大哥软禁起来。 以至七八年后,发生了夺门事件, 弄得自己身败名裂,重病中一命呜呼, 岂不可悲可叹。

前面说过,他是被大哥英宗即位后封为郕王的,那他为何不由父亲明宣宗朱瞻基来封王,而由哥哥来封呢?这里面有个明宣宗难以启齿的缘故。据传,朱祁钰的生母吴氏原为宣宗朱瞻基叔父朱高煦的侍妾,宣宗平定朱高煦叛乱后,把她收罗到自己后宫,并强行占有了她, 使之怀有身孕,于是安排她在宫外民居中私生一子,取名朱祁钰。但因其母亲身份卑微,宣宗朱瞻基羞于带子回宫,只得藏于民间。七年后,宣宗病入膏肓弥留之际,为保全朱祁钰母子,才向太后坦白了这个秘密而后驾崩。随即太后派人把朱祁钰母子接回宫中。所以朱祁镇即位后,就封这个同父异母弟为郕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从周公旦制定周礼,后经孔子孟子創立儒家学说,又经过董仲舒朱熹等大儒不断完善充实这一夽理论,以至于门弟森严,等级分明,尤其是嫡庶之间不可逾越。曹雪芹写的巨著《红楼梦》一书中,贾宝玉是贾政与嫡妻王夫人生的儿子,贾环则是贾政与小妾赵氏生的庶子,两人地位待遇天壤之别,宝玉是主子,贾环则稍强于奴才的庶出。如今,朱祁镇尤如贾宝玉,而你朱祁钰如同低人一等的贾环,你怎么和他爭?你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吗?朱祁钰代皇帝不幸的悲剧就此注定。这是老天的不公,输在了起跑线出身上,真是生不逢时啊,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就此打住,请看下集。噢,不,请见谅,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朱祁钰死后沒有被葬于十三陵,而依王爷礼葬于北京西山。那么大明十六帝中还有哪两位沒有葬于十三陵呢?一位是不知所踪的建文帝朱允玟,另一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葬于南京钟山称明孝陵,与孙中山的中山陵相近,同在一个大景区内。后来朱棣夺了侄子皇位,把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临死时觉得羞于回南京见父亲于地下,于是就在北京万寿山选址建造长陵。从此他的后代陆续建陵于长陵周围。所谓明十三陵即依次为: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仁宗朱高炽的献陵,宣宗朱瞻基的景陵,英宗朱祁镇的裕陵,宪宗朱见深的茂陵,孝宗朱祐樘的泰陵,武宗朱厚照康陵,世宗朱厚聰的永陵,穆宗朱载坖的昭陵,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光宗朱常洛的庆陵,熹宗朱由校的徳陵和毅宗朱由俭的思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