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一次成玉再次醒过来,发现八点都过了之后,她再也不同意高兴不知分寸地折腾了。
那是她入高家以来起得最晚的一次。
高兴自己倒是十分乖巧,悄悄出去买了早餐回来给他爸妈吃了,并贴心地帮成玉解释“她从云南回来太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
还好公婆吃完早餐便出去散步,并没有撞见成玉晚起的窘态。
“我错了好不好?我保证以后不会5点多就折腾你了。”高兴哄着成玉道了好几次歉,还不忘记给自己留退路。
“你知道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什么吗?”
“是……感情?”
“是信任!你在这件事上已经失去了我的信任,想重新建立很难了。”成玉对他极少这样铁面无私。但在这件事上,她明白了,一旦有丝毫妥协,就会被他攻城掠地。
高兴只好老老实实重建信任。
年关已至,高兴的大姐和大姐夫因为恢复高考的消息,已申请了返城,说不定明年春天就能回来了,不想来回再折腾,便写信来说不回来过年。
原本以为会变得拥挤的家里,倒一直只有四个人朝夕相对。
成玉初二要回娘家,高父高母让高兴陪成玉在老家多待几天,可能下次回去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老两口给亲家买了不少礼物,考虑得挺周到,给成玉的兄姐和侄儿的都有。不仅如此,因为曾借宿过成玉的大妈家,老两口给他们家还准备了糕点。
成父成母看到堆成山的东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
这大半年,他们收到女儿的来信里都说自己在高家过得挺好,具体怎么一个好法,也没说。
关键的是,将近一年了,始终没有收到小女儿和小女婿有喜的消息。
他们不免担心,女儿在婆家会不会不受待见,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才强说自己过得好。
现在看来,女儿在婆家还是很受喜欢的嘛!不然公婆也不会花钱置办这么些东西,顶多做个表面功夫罢了。
隔壁的大妈也羡慕得直感叹:“还是生女儿好,生了女儿嫁个好人家,那就是天大的福气!”
大哥大嫂大年三十下来吃了顿饭后就回去了,这个成玉是知道的,一贯以来都是如此。
二哥成仁和二嫂刘阿梅一起回娘家,竟把不到一岁的小侄儿留在了家里,她倒是没想到。小娃娃已经会像模像样地叫人了,成老汉抱着他,教他喊“小姑”。
姐姐和姐夫盼了一天终于等到他们,一岁半的小外甥很是自来熟,缠着她喊“小姨”。
成美随口说道:“妹,你还真有孩子缘。”却见她妈向她使眼色。
她不明就里,找了个机会问她妈怎么回事,结果她妈说小玉结婚这么久都不见怀孕,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隐情,担心她会戳到小玉的痛处。
成美听完哭笑不得,她知道妹妹和妹夫暂时不打算要孩子的事,便简单跟她妈说两人都专心在准备高考,暂时不要孩子。
成母看着外面与两个小娃娃玩得开心的小女儿,实在费解。
“高兴啊,成玉到了你家,表现得还好吧?有没有惹你爸妈生气?”高兴与姐夫聊天的空隙,听到岳父这样问他。
“爸,瞧您说的,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表现不表现的。我爸妈非常喜欢成玉,夸她聪明又努力,对她比对我好多了。”
“那感情好。要是她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要说给她听,让她改,让你爸妈多担待。”
成老汉这样说,是因为他一直秉承“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的理念,意思其实就是有什么矛盾你们自己解决,我是管不了了,最多只能提醒提醒。
成玉逗着侄子和外甥,听着他爸说的这些话,只觉迂腐,她若是生了女儿,绝不会说这样的话让女儿伤心。
若是以前,她一定会与她爸理论几句,可现在,她深刻地觉得这种行为毫无意义,她并不想花精力去试图改变她爸的思想。
她不自觉地会想:要是青柠姐和二姐遇到这样的人,大概也会云淡风轻吧。
抛开“说教”,一大家子人也算是其乐融融地吃了晚饭,围坐在一起烤火。
成美这是自出嫁后第一次在娘家过夜,两姐妹就想多处一会儿。
“两位女婿,我要拉成美成玉两个去说说话,你们不介意吧?”成母这样一说,大家都有点惊讶,不知道为了什么事,竟弄得有点严肃。
“妈,你要说啥,走呗!”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