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红影黛姿潇湘月 > 第77章

第77章

凤姐儿听了,自是欢喜,忙说了一通道谢的话,其余人亦说好,着实恭维夸赞了几句。

惟独黛玉心里一动,瞬间明白过来,自己之前一直未想明白的那首诗——“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说的原来竟是这会子才不足三岁年纪、这会子起名儿叫巧姐儿的大姐儿!

想着她这样小的年纪,悲惨的命运便早已注定,黛玉心里又是难过又是不忍,转念一想,有朝一日这诗果真应了,她还不算太惨,到底好受了一些儿,因暗自决定,明儿定要让凤姐儿在这刘姥姥离开时,好生接济她一番才是。

是以宴毕后,黛玉悄悄拉了凤姐儿至一旁,再三再四叮嘱她,要好生对待刘姥姥。凤姐儿原就信黛玉的话儿,听得她如是郑重其事的说道,也不问缘由,忙不迭应了,次日待刘姥姥离去时,果真送了她一车的吃穿之物并一百两银子,而那刘姥姥亦非忘恩负义之人,于几年后贾府发生剧变时,第一时间敢来救走了巧姐而,这些皆是后话了,暂且不表。

且说黛玉因听了妙玉的哭诉,心里便留了意,因命雪雁悄悄出了贾府,去怡王府找到弘晓,让他着人去姑苏闾门打听一番,四年前是否真有大户人家的千金,因被恶人逼而遁入空门的,倘果真有此事,那恶人又是谁?这会子又在那里?到底又有何权势?

几日后,便有消息传来,说是确有此事,弘晓还从其他途径得知,那强行逼婚的恶人,不是别个,正是当朝的忠顺亲王!

黛玉听了,方知缘何妙玉会怕成那样儿,不惜与父母骨肉分离,也要出逃在外。原来这忠顺亲王,不独是大清朝的一员猛将,出生入死立下许多战功,更与当今皇上有过师徒之谊,当年皇上的骑射均由他所授,是以忠顺亲王府,实乃异姓王中最为显赫的一家。

耳边犹回想着妙玉的哭诉,黛玉不禁又气愤又烦恼,朗朗乾坤,太平盛世,还有忠顺亲王这样儿的人,偏他还身份贵重,等闲人奈何不了他,自己该怎样做,方能解救得了妙玉与水火当中呢?

黛玉到底没能短时间就解决掉妙玉的事儿,皆因几日后,贾敏便打发玉珠嬷嬷来接她姐妹二人了,她只来得及去栊翠庵告诉妙玉一声儿,便带着紫鹃几个,坐上了家去的马车。

原来再过几日,即是黛玉十五岁的整生日了,因这及笄之年,于一个女孩儿来讲,乃人生中第一件大事儿,另外又是耀玉周岁的生日,故贾敏与如海商量过了,要好生操办一番,热热闹闹的为她行大礼,是以广发了请帖至各亲戚本家府上。

至二月二十六日一早,便有宾客陆陆续续上门了,第一批到的,自是怡王府的人,弘晓因着要早朝,至少要午时方能到得,是以先遣人送了贺礼上门,又命那送礼之人,顺道便留在林府帮忙招呼客人。

一晃便至午时了,该到的宾客已来得差不多,玉珠因附耳对贾敏道:“太太,吉时已到,可以与姑娘行礼了。”

贾敏方起得身来,笑对众人道:“今儿大伙儿都为小女及笄之礼而来,我先在此谢过了。”说罢与众人福了一福,才行至正前方的首位坐了,一旁的细乐忙吹打起来。

伴着笙乐丝竹之声,只见黛玉穿着一身儿白底蓝花的长裙,披散着及腰的青丝,在紫鹃雪雁和另外四个丫鬟,并八个有年纪的嬷嬷的簇拥下,缓缓行了进来。厅中虽有一多半儿人早已不是第一次见黛玉,这会子见得她不施脂粉、素面朝天的样儿,仍是惊为天人。

待黛玉行至厅中站定后,便有她的两个教引嬷嬷齐声奏道:“请姑娘行笄礼。”于是贾敏便起身庄严行至她面前,素手执起一旁玉珠捧着的托盘里的玉梳,轻轻为早已微微低下身的黛玉梳发挽髻。

一时发髻梳成,贾敏放下玉梳,启唇唱道:

“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绵鸿,以介景福。”

那八个嬷嬷亦跟着唱了一遍,之后贾敏又为黛玉别了一支白玉朱钗,再让玉珠领着她入套间儿里着裙背、饮执事者所酌之酒,象征性地略进了些儿馔食,加了大袖长裙,最后再饮了一杯酒,复又领回正厅,贾敏再从一旁丫头所托的盘上,缓缓取过一枝枝冠笄、冠朵,细心地一一插到她的头上。

最后方是聆听宣训:“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黛玉躬身听罢,一字一字背出她的答辞:“儿虽不敏,敢不祗承!”这及笄之礼,方算彻底完了。

接下来进行的,便是耀玉的抓周仪式了,各色物品早已是准备齐全了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