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朴竹和马天特意去了有名的全聚德吃烤鸭,算是一个小小的庆祝。
从全聚德出来,两人沿着什剎海散步,一路走,竟然一路到了南锣鼓巷。
等抬头看到南锣鼓巷的古风牌楼,两人才停下脚步。
“这是。,”朴竹站稳后,抬头看向马天。
两人默契的相视一笑。
马天无言的拉起朴竹的手,问道:“怎么办?再走一会儿还是回住处?”
“坦白讲,我的脚有点儿酸。”朴竹笑道。
“那回去吧?”
“嗯。”
晚上朴竹睡在卧室的床上,马天则随意窝在客厅的那张沙发床上。
一夜无事。
第二天上午,约的是10点,朴竹和马天为了给导演留个好印象,提前20分钟便到了咖啡厅。
马天穿着昨天那身衣服,在咖啡厅门口找了棵树乘凉,唯朴竹一个人进去。
朴竹知道这是部年代剧,前几天在网上专门买了件新中式旗袍穿上,中长发用之前来故宫博物院买的文创珐琅发簪绾成丸子头,额前的碎发就那么自然的修饰着有些秃的鬓角。朴竹的妆容也很素,只涂了粉底,扑了些定妆的散粉,口红则挑了自然的玫瑰豆沙色。
朴竹一边走,一边四处观望着咖啡厅里的顾客。
好在这天不是节假日,咖啡厅里人不多,只寥寥几个。
朴竹一路走到咖啡厅角落,在最里面的桌旁看到了韩箫导演。
韩箫导演年近40,身材匀称,不胖亦不瘦,发丝有些花白,脸上有点胡渣,长相也不出众,不过他是导演,不是演员,长相也没人在意。
朴竹走过来时韩箫正低头摆弄着可以当平板电脑、可以当手机的折叠手机,根本没注意周围。
“呼。,”
朴竹小小的深呼吸,用右手食指轻敲桌面:“韩导演,您好。”
“你好你好。”韩箫应声抬头,看了朴竹一眼,招呼着让朴竹坐到桌子另一边的沙发椅上:“坐坐坐。”
“诶。”朴竹依言坐下,高抬手臂喊服务员:“您好,要一杯冰美式。”
朴竹之所以只点了一杯咖啡,是因为她早看到韩箫导演面前摆着一杯咖啡。
韩箫将手机折叠起来,放到桌面上,又从身边的公文包中拿出一摞文件,递到朴竹面前:“这是所有的合同、协议,你看看,没问题就填好签上字,咱们各种都是一式两份。”
“好。”朴竹低头翻看着。
这一摞文件看着多,其实没几份。
左不过是劳务合同之类,另外就是保密协议,只是一式两份,还有全剧的完整剧本,才看着多。
韩箫随意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对朴竹有了些长辈对晚辈的好感:“你来的挺早啊,离10点还有一会儿呢。”
朴竹抬头,微笑,解释道:“这不是怕您等的太久了嘛,再说,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一会儿是我的习惯。”
“嗯。”韩箫说:“不错。”
韩箫这个不错,一是指朴竹良好的时间观念,二是指朴竹微笑时的感染力,加上朴竹眼底的澄澈、毫无杂念,有点韩箫新剧中白月光的意思了。
咖啡厅的冰美式上的很快,朴竹便小口抿着咖啡,一页一页翻看文件。
韩箫倒也不催促,朴竹看文件,他就看手机。第一次和剧组打交道,又牵扯到税后的60万,朴竹谨慎些,韩箫可以理解。
直到这一小杯咖啡见底,朴竹方才看完。
“怎么样?”韩箫问道。
演员班底已经组的差不多了,韩箫看朴竹还算顺眼,韩箫当然不想另外再去找演员。
朴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