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坐在树下停放的共享自行车上,百无聊赖地看路边走过的每一个路人。
京市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心,如果国家是雄鸡,那京市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那颗心脏。每天从全国,甚至全球各地来京市旅游的游客不胜枚举。
这条街附近只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景点,也有着许多背着双肩包、挎着水壶的游客。不过,游客当中,亦夹杂了一些夹着公文包或打着电话的打工人。
一双手猛然从后面捂住马天的双眼。
“猜猜我是谁!”
是朴竹的声音。
“这还用猜嘛。”马天轻飘飘的拿下朴竹的双手,站起来转身问朴竹:“怎么样?谈成了吗?”
朴竹笑嘻嘻地甩了甩提包:“当然谈成咯。合同都拿到了,我还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宋老师了。”
马天:“那咱们今天就回家去?提前退了民宿?”
还不到中午,如果搭高铁,两个人在晚上回到家是有可能的,只是时间赶。
“额嗯。,”朴竹犹豫了半晌,忽然凑近了马天,一双星星眼离马天的脸只有10厘米。
马天呼吸登时变得急促起来,结结巴巴道:“你嗯。,嗯什么?”
“反正那民宿不是定到明天中午以前吗?要不要下午去京市逛逛?”
六十万,韩箫明天便派人发给朴竹,个人所得税将由韩箫所签约的娱乐公司一手包办。朴竹自然开心,穷人乍富,她恨不得买一卡车的东西。
“哈哈哈好,那我们逛个尽兴再回去!”马天把朴竹一把揽入怀里,两人头贴着头,离开咖啡厅的门口。
马天打趣朴竹道:“诶,我才想起来,等剧拍完了,播出来,你出门就要戴口罩、帽子了吧。”
“这话怎么说?”
马天笑着说:“到时候你都是公众人物了,被人认出来怎么办。”
“切。”朴竹没想那么长远:“能不能被人记住有我这个角色都不一定呢。”
“万一呢,而且我相信你,会的。”
朴竹:“走一步看一步吧。”
临近午饭的时间,两人随意吃了点儿kfc的汉堡,回到南锣鼓巷,糖葫芦、糕点、烤鸭、果脯各买了点儿,朴竹还买了几件合身的裙子。
想到朴竹去剧组要住在那里,听说娱乐圈里众多拜高踩低的势利眼,朴竹如果还用着家里那用了十年的家具,难保不会被看不起。
所以从南锣鼓巷附近出来,朴竹便和马天一起搭地铁去了五棵松附近的宜家家居店。
朴竹老早就知道宜家的名号,只是一直认为宜家的家具质量一般,为了那所谓的设计去买,实在不太值当。
她也知道在娱乐圈208眼里,宜家实在够不上档次,不过这也是朴竹目前为数不多消费得起的品牌了。至于以后再添什么,等60万到手,朴竹再细想。
虽然宜家在京市有几家店,但这个店因为紧邻五棵松,地理位置优越,其中的顾客也是络绎不绝,堪称人挤人。
只是一圈逛下来,除了几套餐具、毛绒玩具、收纳盒外,朴竹还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
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朴竹一直是个购买欲不高的人。从小到大,朴竹一家三口刚要买什么东西,哪怕朴竹家只是买包面包、买点儿水果,亦会受到刘家其他人的冷嘲热讽、阴阳怪气,朴家三人花了钱,他们一大家子可怎么享受?
使得朴竹后来吃的全是特价处理的面包、水果,让朴竹在学校花费家里给的生活费时,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负罪感。
直到朴竹在学校成了班委,在家里也终于敢反驳刘家其他人了,朴竹方才开始偶尔购买超市里的正价商品。
这样的生活,人哪里会生出什么购物欲?只会认为自己不配用好东西,哪怕哪次用了好东西,心里也会不好受。
朴竹暗自在心里想:可能,这就是大多数成年人养的第一个孩子是自己吧。
小时候总被长辈说“要听话,要懂事,当个小大人,不要那么孩子气”,所以不许孩子哭闹、撒娇、矫情、挑食,一切为了孩子“好”。孩子长大成人,有经济能力后,只能自己宠自己。
“呼。,”朴竹不着痕迹的深吸一口气,扯出微笑来仰头看向马天,问道:“你说,人是不是都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啊?人养的第一个孩子会不会都是自己?”
“你呀。”马天将朴竹搂得更紧,下巴抵在朴竹的头顶:“我可能不是。”
朴竹“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