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姝有些无语地看着皇帝,可能他现在少了点安全感吧。
“陛下如今虎贲在侧,已经用不上臣了,且安心回京,国朝经不起动荡。”
这么多人在,郭康感觉自己像个小朋友一样被人安慰了,脸上有些讪讪。
“既然郡君归家心切,朕就不阻拦了。”
上了酒水肉食,众人用过后各自休整。
黄伴伴以皇子身子有恙为由,让杜金城去找了医术最好的大夫过来。
大夫来了后,未料到居然是替皇帝诊治,战战兢兢一番后,大夫的脸色不太好看。
“你莫惊惧,按实说就好,不可欺君。”
黄伴伴见状,先是半安慰半警告了一句。
大夫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小民不敢。”
又犹豫了几息,在黄伴伴再次催促后,大夫才开口:“陛下这箭毒已经迁延不少时日,当日若及时有效处置,可不留后患,如今,”
“莫再吞吞吐吐,如今是何光景?”
黄伴伴不得不柔声催促下,内心已经有不安了。
“陛下的箭毒早已运转全身,甚至深入脏腑,小民医术不精,还请陛下速速回京诊治一番。”
郭康不由微微睁大了眼睛。
身体上的不得劲,他自己有所感觉,原以为是正常疲态。
“能否痊愈?”郭康问道。
“小民医术浅陋,不敢判断。”
“那你且开一二方子,此事断不可泄露,对外只说皇子有恙,否则三族株连。”
“小民,遵旨…”
大夫颤抖着写了一份保守的驱毒温养的方子后离开,黄伴伴担忧地问道:“陛下,…”
郭康只是挥挥手:“速速做好进京的准备就行。”
黄伴伴只好领命,出去安排,催促边军集结。
第二日清晨,李静姝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中,单骑往西奔走,皇帝一行也在两日后开拔,往京城而去。
李静姝直接往大同县赶,顺便打探消息,得知的确有吐蕃人趁火打劫,分别从茶马古道和武威郡两个方向攻来。
虽然没有攻破大的城池,但也让不少乡镇遭受了惨烈的屠杀。
在大同县隔壁郡县,李静姝一头撞上了吐蕃溃军,意外和便宜二儿子景思汇合。
原来赵景思久等母亲无果,又听闻吐蕃人侵犯,担心家乡安危,于是向赵主帅请战。
赵宗锴可不敢让郡君的家乡受灾,于是让景思带着三千铁骑前去支援。
景思领着军队,沿途跟吐蕃的散兵游勇有接触,但脚步不停。
大同县听闻隔壁郡县来了吐蕃兵,立马组织了民团,留在家中的景言夫妇和静仪姐妹、监察委碰面后,决定将实验室里已经定型的一些连弩、床弩拉出来。
此战一下子就把吐蕃人给打懵了,他们根本没领教过如此厉害的中远程攻击,民兵队伍趁机冲阵。
只不过由于骑兵的匮乏,没法扩大战果,幸好景思领军前来,重创了这支吐蕃军。
之后景思清扫窜到乡镇的散兵游勇和另一支吐蕃主力,与回来的李静姝来了个包夹。
吐蕃人这下终于相信了流传在高原的关于汉人天女神的传说,再次被重创后,四散往高原逃去。
之后赵景思按照母亲的吩咐,分兵下乡镇驱逐绞杀迷路的吐蕃人,再各自分别,毕竟赵景思军令在身,还得回去复命。
李静姝则回到了大同县,全民军民皆安心下来,立马组织恢复生产生活。
皇帝带着三万边军回京,先是重新取得了驻京大营的控制权,才进入京城。
三儿子见大势已去,立马乖乖服软。
皇帝见京城一片混乱,对大儿子进行降爵、软禁的处罚,再把三儿子一撸到底,终生囚禁在宗人府。
郭康虽然大败,但幸得被李静姝救下了主力,自己也平安归来,声望的受损大大小于预期,因而并没有费太多力气就掌控住局面。
回京后第一日,就秘密安排顶尖御医诊治,得出的结果,却让郭康下了死命令封锁消息。
御医的诊治结论更为具体,言说如果皇帝静养,那么寿数约莫有七八载,但如果操心太多,会再次减寿。
这是因为毒气已入肺腑,御医无能为力。
郭康让御医退下后,自己一人在太极殿待了一晚上。
所谓生死有命,自己在听到这个论断时,是无法置信的,心情也极度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