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我的天,短视频被古人刷到了 > 第78章 垂拱二年

第78章 垂拱二年

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春意盎然,洛阳宫城(紫微城)前来往络绎不绝,皆是为了一件大事——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置于宫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这是一项开创先河的举措,预示着一个新的告密时代的来临。

小巧精致的铜匦,熠熠生辉,仿佛洋溢着权力和威严。它静静地坐落在宫城之前,等待着每一个想要倾诉的人。无论贵贱老幼,皆可将自己的心事化作文字,投入其中。这一举措,无疑是武则天向世人展示她开放、包容和倾听的姿态。

告密之门大开,一则则匿名信如雪花般飞来。无论大小事务,武则天都一一过目。她深知,掌握人心的秘密,便是掌握了天下。于是,她悉心阅读每一封信,深思熟虑每一条建议。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驿站车马喧嚣不息,国家为告密者提供一切便利。即使是劳作的农夫和砍柴的人,也有机会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当他们被武则天亲自接见时,心中既是惊讶,又是自豪。原来,他们的声音,也能传达到权力的高峰。

告密者络绎不绝,而武则天始终保持冷静与沉着。她善于从琐碎的事务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洞察人心。每当有人告密,她都会仔细询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她的统治下,无人敢居心叵测,贪污腐败得以有效遏制。

然而,这个告密制度亦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有人为了迎合武则天的心意,不惜诬陷他人,使许多无辜者受到牵连。但武则天始终坚信,只有掌握实权,才能保国家安宁,为此她不惜背上骂名。

当时,武则天掌控着朝廷的大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豢养了一批酷吏。这些酷吏们如同阴影般笼罩在百姓和朝臣的心头。他们以铁腕手段,严密监控着每一个可能的威胁。

在朝廷上,大臣们战战兢兢,每次上朝都如同赴死。他们的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彼此之间,他们不再谈论朝政,而是相互安慰,希望能在恐怖的氛围中找到一丝温暖。

一天,大臣们聚集在朝堂上,突然,一位大臣握住了身边同伴的手,嘴唇颤抖着,小声说道:“你可曾听说,昨日又有数名百姓因酷刑而死?”他的声音虽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水面,引起了阵阵涟漪。

另一名大臣面露悲痛之色,黯然道:“吾辈有何面目见天下父老,家中妻儿?但求今日尚能平安回家。”说完,他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

这时,一名年轻的大臣愤怒地拍了案:“此等暴行,岂能坐视不管?我们应当联手,设法阻止这股邪恶之风!”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然而,一名年老的大臣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年轻人,你还是太天真。我们所面对的是武则天陛下,她手段毒辣,毫不留情。除非我们能够找到一件足以动摇她地位的事情,否则,这一切都无法改变。”

众人沉默了下来,沉重的气氛仿佛让人无法呼吸。他们知道,面对这样的政治压迫,自己的力量是多么的微弱。然而,他们也没有放弃,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光明能够驱散黑暗。

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们每次上朝,都要和家人诀别,生怕一去不返。他们在朝堂上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这种恐怖的政治气氛,如同乌云密布,笼罩在整个朝廷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