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锴想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甩动尾部用推进器的叶轮切断火山树,然后用变形的机械臂弯成一个圈将这一块样本绑定在龙梭号外壳上。
观察,定位,测量压力,以及计算切割后碎片向上漂的方向,届时龙梭号在航行中进行270度转体,接住残片,用机械臂压住,再高速冲出海面。
就在计算的时候,发现右上方树冠部分似乎是一艘沉船,装载的可能是瓷器,而这些瓷器都已经被浸入凝胶状的海水完全包裹渗透,呈现出一种完全为止的物质形态。
章锴临时决定,在目标合金接住后,从沉船边缘擦过,用波浪形的潜航器背部擦过沉船,看看能否刮到部分瓷砖残余物。
方案定了后,说干就干,所有人分工明确,动力保证、机械手操作员时刻注意目标的动向、舵手待命,随时准备人工接管以防预设的自动化行驶无法应对突如其来意外。
章锴打开航行日志详细记录设备,它将保存整个龙梭号内外每一个舱位的所有影像和声音信息,这只有在重要时刻才开启,平时因为涉及船员隐私,需要关闭。
并下令,无关人员全部进入胶囊仓,只留下两人,驾驶员和章锴两人将护具穿戴齐全,并固定在操作台座位上,操作室内所有可以活动的物品全部移入储藏室,压紧固定。
这次采取头盔操作,而不是根据驾驶室内的全息影像,专注龙梭号外部的丝毫变化,而且,两人视线背对背,可以尽可能多地观察。
一切准备就绪,行动开始。
首先用尾部螺旋桨对旁边一颗小对=火山灰树试了试,强大的动力搅动树枝,火山树直接崩裂带动海床上的物质向穹顶飞去,看来,操作可行。
于是,龙梭号行驶到目标树枝上方位置,以45°角的姿态,将螺旋桨向火山树枝做出了一个摆尾动作,只听到艇外传来喀啦啦的巨响,似乎和前面试验的那颗树声音不一样。
紧接着,整个气体空间似乎发生了巨大的震动,咣当一声树枝被切断砸到龙梭号背部,说时迟那时快,章锴紧接着操纵机械手牢牢压住打下来的树枝。
然而,就在这一瞬间,明显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推力从下方传来,海底似乎冒出了火光,整个火山树松动向顶部挤压。
不好,火山爆发了。
应该是龙梭号击断的那支树枝虽然看起来比较小,但是因为有特殊物质支撑,因此也是承受压力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当这支一被击断,整个火山树失去平衡而倾斜,无法再压制火山口,导致了火山爆发。
千算万算,还是百密一疏,这下危险了。
驾驶员李磊刚刚做出一个翻滚动作,卷起了目标树枝,配合章锴摘取标本,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到章锴大喊一声:“右上方,45°马力全开,全速、全速、全速!”
李磊想都没想,条件是做出了正确的反应,龙梭号向右上方借助身后的推力全速向右上方冲去。
这时候,一股红色的岩浆,冲出海床,再空气中燃烧,顶着此前的火山树冲向胶质海水的冲顶,烟雾四起,整个气球空间已经完全成为一个烟雾球,同时可以看到温度在飙升,气化的海水把空气球越撑越大。
岩浆裹挟着火山石,在胶质海水中冲出一道又一道裂口,顽强向上冲去。
也有小股岩浆紧跟着龙梭号切割传来的裂缝直追而来。
形势特别紧迫,李磊Z字形驾驶路线,以躲开岩浆的直接冲击,但是岩浆所过之处,都将粘稠的海水加热成翻滚的沸水和气体,大大影响了龙梭号的速度。
就在这时,章锴看到北方有一大群巨型水母变得躁动,引起了章锴注意,于是提醒李磊向超级水母方向逃离,切开水母,用水母更加粘稠的胶质来加速冷却追来的火山岩浆。
这招似乎管用,连续切开十来个巨型水母之后,身后的岩浆停止了追逐,而远处传来的压迫力却依然在推着龙梭号向外行驶。
看起来这次火山爆发的威力不小,引发的地震和海啸可能会突破胶质海水,对整个日本海沿岸造成巨大的冲击波。
同时,龙梭号还没有脱离风险,巨大的冲击力让龙梭号不停地摇摆,甚至翻滚,还好,磁悬浮层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持了舱内基本稳定,但是隔热层似乎无法做到完全隔离外面的温度,舱内温度升高到45°左右,这是给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