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军魂永不褪色 > 第47章 特殊的夏令营

第47章 特殊的夏令营

2019年的暑假期间,在渤海好人帮的具体策划和组织下,在坊茨小镇,围绕着红色纪念馆,搞了十几期别开生面的夏令营活动。

参加者主要是渤海市区的中小学生,这里面几乎涵盖了渤海好人帮所有的爱心资助对象。

这是渤海好人帮精心策划组织的。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观坊茨小镇红色纪念馆,通过看和听,让学生们接受一次红色革命历史教育。

然后,再组织一场具有小镇特色的拓展训练。

老宋和张梅梅成了这次活动的主力军。

考虑到每个人的家庭实际情况,其他人都是有选择地参加一期,或者几期。

只有老宋和张梅梅每次都要参加。

老宋是红色纪念馆的馆长,张梅梅是红色纪念馆的解说员。

自从将红色纪念馆搬迁到坊茨小镇,前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几乎每天都要开馆。

这是他们始料不及的;同时也给他们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如何解决纪念馆的按时开放和自己的工作问题。

爱心奉献是义务的,但每个人需要吃饭,需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事业。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每个人都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作为好人帮的主要组织者和策划者,程磊和路轩岗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

路轩岗提出了一个方案,将爱心公益活动和爱心公益基金有效结合,根据爱心公益基金的规模,将来可以考虑增设爱心公益专职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可以拿有限的工资,更好地为公益事业服务。

但当下的夏令营活动还是需要完全的奉献精神。

老宋有自己的工程公司,平时业务已经交给儿子来打理,可以全身心地投入红色纪念馆的管理,他自告奋勇,全程参加。

张梅梅也是完全自愿,她目前还没有工作。

程磊参加了两期。

分别是第一期的开营仪式;另外一期是他自己挑选的,那一期里有他资助的学生张默宇。

张默宇是一名高三学生,是一名单亲家庭的男生,与下岗女工的妈妈相依为命,家境贫寒。

今年是程磊资助他的第二年。

但张默宇并不知道自己的资助者是程磊;这是渤海好人帮的内部规定,资助者和被资助者不能带标签来往,避免被资助者和家庭带来心理压力。

平时渤海好人帮去和这些孩子搞活动,都是集体前往,资助者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

资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相处是轻松和愉快的。

这次夏令营活动,就是为了巧妙地打破这种氛围,同时又绝不破坏规则。

老宋一早就来到了纪念馆,先忙着打扫卫生,清拖地板。

程磊第二个赶来。

他刚到不久,张梅梅就赶来了。

自从知道丁广春在追张梅梅,他现在看张梅梅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他心里巴不得张梅梅一脚把丁广春踢开,担心张梅梅会投进丁广春的怀抱。

几次按捺不住,想对她说出心目中的丁广春形象。

但路轩岗的话音犹在耳,他只好作罢。

赵海涛参加了开营仪式并讲了话,讲得慷慨激昂,富有鼓舞力。

但真正让程磊刮目相看的是张梅梅。

她今天穿了一身藏青色的职业中式套装,显得亭亭玉立又不失端庄。

她的普通话水准直逼电视台播音员,解说词的熟练程度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里面常常揉进她自己的一些感想和情愫,特别富有感染力。

大厅里回荡着她的声音:“……我们拨开时光的栅栏,掀起历史的帷幕,让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再一次鲜活在我们的视野。

他们很伟大,为了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流血牺牲,演绎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英雄画卷。

他们又很平凡,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爱憎分明的邻家少年和慈父孝女。

他们本该有完整的人生,生老病死,花开花落。

他们却英年早逝,为了一个神圣的信仰,不负少年头,无悔献青春。

血与火的炼狱让他们获得了钢铁的信念,要么前进,要么永生,但,决不退缩……”

张梅梅讲到这里,已经是泪光闪烁,给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学生们鸦雀无声,队列里甚至传来轻轻的啜泣声。

在这一刹那,程磊的眼前出现了一种幻觉,感觉到张梅梅是在面对王增奎倾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