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救援快一点,再快一点,消防、医疗、地面勤务人员给我全部在跑道旁待命,一旦飞机落地,立刻开展救援行动,一定要把王涛和飞机都给我救下来!”
刘建国在塔台里待不住了,安排好所有事后,他也走到了跑道边,焦急的朝天边眺望。
...
8分钟,惊心动魄的8分钟后,熟悉的20战机出现在了机场上空。
王涛死死地抓着操纵杆,以小时260公里的时速,落在了跑道上,减速伞弹出,
速度不断减慢,尾部冒着黑烟的战机,安全的停在了跑道上。
停在一旁的消防车,如利剑一样射出,疯狂的开到了飞机尾部。
黑烟被白雾掩盖。
医务人员从弹开的驾驶舱中拉出了,耗费全部精力,已经瘫软在座椅上的王涛。
紧急送往医院。
战机被完美的保存了下来,王涛也没有大碍。
机场上传来了热烈到极致的欢呼声、呐喊声。
这就是我们的子弟兵、最可爱的人!
...
刘建国激动的站在,从20战机上拆下的航空发动机前。
由于王涛在返航过程中,重复的进行了发动机重新,而且停车时,黑烟不断。
所以被熏得有些黑了。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
研究人员,不停的把各种电缆线接到发动机上。
各种数据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流过并保存。
然后再拆掉电缆,一点一点的拆,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的挨个检测。
“刘所,您看这里。”研究员手里拿一片已经变形的导流叶片。
“您再来看看这里”他又指着燃烧室内壁,那里破了一个小口。
哎,材料和精密加工还是不过关啊!刘建国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结论。
随着不断的拆解研究,问题暴露的更加明显,刘建国判断的一点都不错。
虽然有了材料的配比和航发各个组成部分的详细数据。
而且有高级钳工,可以做出各类的复杂叶片、零件,但人工毕竟是人工。
即便是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这可怎么办,刘建国的心中有些急了。
这时,一个通讯兵走到了他的身边。
“刘所,赵老的电话。”
“建国啊,首飞怎么样?”赵老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
“怎么了,不说话?”
刘建国没好意思开口,东西毫无保留的给了,可是自己...
首飞就拉了垮!
“赵老,一台空中停车,差点没保住飞机,材料和加工工艺不过关,我没脸跟您汇报..”
“哈哈,这有什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很好,不是还有一台是好的么?”
“是,我们再改进,保证完成任务。”
...
可有些事情就是与想象的不一样,我国一直使用的是苏式航发,生产工艺、设计理念都是两个体系。
所以刘建国的实验是做了,但是进展甚微。
所里的研究员已经没日没夜的加了一个星期的班了。
可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刘建国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笔头戳在纸上,可是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这时,每晚联播播放的一条消息,吸引了他。
30分钟的联播,留出了2分钟给地环公司。
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小诺音箱,还有滚珠丝杆、工业母机!
刘健国的眼睛亮了。
“说不定他们有办法!”
...
苏雷这个背锅侠出现在了东方的办公室。
“东方,又得来打扰你了!”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头发半白的男人。
如果各位大大在的话,一定会发现,这人就是刘建国。
脱下了军装,他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站在苏雷身后,毫无违和感。
“呀,是苏哥啊,稀客稀客,快快请进。”
东方起身,三人坐好。
“东方,听说你们都能造高精度的数控车床了?”
“是有这么一回事,你没看每晚联播?不应该啊。”那表情要多欠打,有多欠打。
“你小子,现在是皮的不行!振宇哥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