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到达青州,沈年年又赶到青石县,在县城休息一晚,次日扮作小公子模样,在一处茶楼喝茶,招来店小二。
“你可知沈家村?”
“客官,沈家村在小的家乡的隔壁,怎能不知?”店小二客气的回应。
“嗯,那我许你五两银子,你去沈家村查看沈大山一家近况如何?家中之人是否完好?要仔细些。先给你二两银子,回来说与我听,再把余下三两送与你,你是否愿意?”
店小二双眼冒光,五两银子,可是自己半年的工钱,岂有不应之理。
“客官,小的这就跟掌柜的说下,马上到沈家村,还请客官稍等些时辰。”
沈年年就把二两银子递与他,等店小二转身离去,沈年年又叫了几种茶点,慢慢的喝了起来。
两个时辰后,店小二才匆匆赶来。
“客官,小的已打听清楚,沈大山前不久,他家被卖的女儿,拿了银子回来,现在家中已分家,三个叔叔也都各自娶上婆娘,小姑也置办了许多嫁妆,嫁与村长之子,沈大山只得了五两银子,带着一家四口,在镇上租房卖吃食为生,营生还不错。”
沈年年暗自叹息一声,为沈大山的愚孝,为柳氏的软弱不作为,更为原主凄惨命运的不公。
把余下的三两银钱,交与店小二,沈年年就付钱离去。
翌日,又托人给镇上柳氏五十两银子,心想若这次五十两还未能保住,那以后送再多的银两也无用。
之后就只身驾马赶往蜀地,越往南,流民越多,沈年年已不敢独自赶路,找了一队马车,使了些银两,跟在后面同行。
路上流民聚集,衣不蔽体,可天已寒了啊!
只看那瞅着人眼睛也不眨,瘦的只剩皮包骨头的孩童,以及躺倒在路边的老幼妇孺,沈年年忍心转头不再看。
有时候,生在这吃人的世间也是一种无奈。
沈年年想管,可是没有能力去管。
他们只是麻木的看着,并未靠近。
跟着车队,慢悠悠的一路往南,半月才到蜀地。
亥时末,京都,玄阳公主府。
长孙明善一进后院,就朝司空纪修说道,“你可知你府上小丫头去哪了?”
司空纪修抬眼望了过来,“她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