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天启谜案录 > 第32章 风筝案(4)

第32章 风筝案(4)

他们家人的安危,让活下来的将士们安全归来啊!”

一旁的谢岭冷笑,眼尾的伤疤将不屑的神色拉长,陈锦只是与他对视一眼就把头垂了下去。

“这与京畿二十四村镇多出来的税收有什么关系?”

“回陛下……修筑长城所用十万两黄金被乱臣贼子贪墨后,国库空虚,只得临时增加税收等级……”余下的话,他也不敢说了。现在他只恨自己为何不早早致仕回老家去,年过花甲还遇如此一劫。

“临时?”李焕都气笑了,“战后十余载,这些靠开荒种树维持生计的村子,缴的一直是和你们一样的税!你告诉朕,这叫临时?”

陈锦无从辩驳只得揽下所有罪责,“陛下,臣罪该万死!”

“你自然罪该万死,来人!”

谢岭第一个上去,“臣在。”

李焕反问谢岭:“谢将军认为,该如何处置户部长达十年的错漏?”

谢岭下跪,“臣乃武将,不敢妄议朝政。”

李焕摆摆手,“但说无妨。”

谢岭磕了个头,这才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赋税本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过往十年,京都二十四村镇缴纳超额赋税却没有获得相应的福报,仍然吃粗粝的粮食,住简陋的茅屋,穿破损的衣物,此乃症结所在。臣愚见,除了更正当年的错误,更应及时做出弥补,予民福祉,安抚民心!”

“予民福祉,安抚民心……说得好啊,不愧是太傅之子。”李焕没想到粗枝大叶的谢岭能说出这番话,他知道谢岭戍边多年,最恨的就是在京都养尊处优的贪官,原本也只是给他个机会发泄一下怒火而已,不料他并没有把矛头指向陈锦。

那,这就很难办了。

无奈,他挥挥手:“朕知道了。陈锦,你可还有话说?”

陈锦抖成了筛子:“臣——罪该万死!”

李焕扶额叹了口气,再抬眸,楼福鑫已经准备好了圣诏,他说一个字,楼福鑫便记一个字。

“错事既成,乃朕之不周,朕有愧于京都城外百姓。寒市修缮至今秩序皆已稳妥,城外百姓有不弃者可至京都府签字画押,办理入住寒市,老幼为先。限户部三日内登记造册,责成此事,不得有误。”

扣上玉玺,诏书生效,在场众人都跪地叩首,高呼吾皇万岁。

“另外,从户部各级官员的俸禄里按比扣除银钱,分发给新入京的百姓吧。”

陈锦连连点头答应。

“城外山脉众多,这两年又大雨频发,若有不愿入京的也多劝劝,住在山脚下到底不安全。”

“是,陛下仁爱之心感动天地。”

李焕闭上眼睛:“朕乏了,退下吧。”

“臣告退!”

楼福鑫扶着他回到长信殿,安神香已然点好,殿内烟雾缭绕,如登仙境。听门口的小太监说方贵妃来过,不知怎么又急匆匆地走了。李焕没心思管她,进去之后直奔内殿。直到看见画像上的少女,他浮躁的心才渐渐安稳下来。

许是被檀香迷了心智,李焕轻启薄唇,心底的话宣之于口:“有时候真觉得她比朕更适合当皇帝。”

楼福鑫慌忙放下帘子,遣散外头守着的小太监,“陛下,这话可说不得!”

“朕知道。只是……父皇心底从未认可过我这个儿子,父皇是对的。”

“今日之事根源不在陛下,您何苦多思呢?陛下果决爱民,先皇若在,定会为您感到欣慰啊。”

李焕指了指内殿的烛台,淡声道:“蜡烛有些歪了,换一个吧。”

“是。”

——

姜且发誓,她绝不会再和方扶析单独出去查案。整整两个时辰,她把方扶析背到马上,又骑着马把他运回姜府。一路何其颠簸,他就跟死了一样一点反应都没有。

看在公主的面子上她没有把他扔在门口,而是叫了家丁把他抬进去。

“小方大人?”

姜云棉从里面出来,看见方扶析时面上一顿,“这是?”

姜且翻了个白眼:“被吓晕了,这不,先抬回府里,晚些时候等他醒了再一起回公主府。”

姜府离城门近,她也受了惊吓,又接连奔波了几个时辰,必须回来休息。

“周叔,你一会儿去京都府告诉黎大人,就说……灵秀她爹被人扒了皮晾在了屋子里。”

周叔笑意盈盈地去了。

姜云棉脸色没什么变化,直到进了内院才把姜且叫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