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互动,就全靠蒋凌菲大脑植入“计算机”以后能否被记录,哪怕记录软件只记录下一点点印迹,这一点点印迹就能证明人的思想可以控制设备,人类就能借助机器提升能力,就能使人类脑机智能与数字生命实现融合,这是技术革命迈出的颠覆性关键一步,这一步迈出去了,第二步第三步第四五六七步就会步步为营,唉!没想到这一步还没迈出去,蒋凌菲就死在手术台上,为科研献身了!·
手术前蒋凌菲就非常熟悉脑机操作程序,如果蒋凌菲没死,手术后,按照实验正常进度,蒋凌菲每打开一次大脑中的“计算机”,记录软件就能记录一次,记录软件里反应的东西,就是“计算机”与大脑感应互动的内容,人们就能从记录软件里读取蒋凌菲大脑活动以及海马体记忆情况,但蒋凌菲死后,正常情况就没有正常情况了,虽然其他研究仍然继续进行,但这记录软件却再也无人碰过,蒋凌菲都死了,难道她的思想不死?海马体不死?记录软件没人操作,这软件还会有什么记录?
刘云清正胡思乱想着,突然,他看见记录软件的记录页面上有很多东西,再定睛一看,那些东西居然是文字!是不是幻觉?他揉揉眼睛,再定睛看,记录软件的记录页确实记录了很多文字!不是一点点印迹,是很多很多文字!
为蒋凌菲专门设计的记录软件,却出现死去的蒋凌菲与大脑“计算机”互动记录?出现蒋凌菲大脑海马体记忆内容?刘云清大骇!再看看文字日期,显示最早的日期记录时间是蒋凌菲死去以后的第四个月,而第一页记录的内容,居然是什么鸡血藤简介,鸡血藤治病功效,鸡血藤价格之类的东西。刘云清一头雾水,记录软件记录的第一段文字居然是什么鸡血藤?刘云清对植物学不感兴趣,但看见鸡血藤能治病,就知道那是一种药材。但学计算机的蒋凌菲去世以后,“计算机”记录的内容怎么会是一种药材?再看看后来的记录,越看越迷糊,牛宝的形状?味精制作方法?火锅底料配方?秀才考试内容?黑头巾案始末?清史录内容?女性生育指南?花卉果树嫁接技术?沼气池建设以及金之俊,黄台吉,毛文龙,顺治,孝庄和常翼圣等很多人的名字。这些内容吃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文化的政治的军事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这些内容的记录直到清初顺治十八年戛然而止。
刘云清又看看古墓里出土的纸上文字照片,文字写着,一个名叫林月的人死于清初顺治十八年,“计算机”记录软件记录内容戛然而止的时间与那个名叫林月的人死亡年份如此巧合,难道古墓里的女尸是那个名叫林月的人?蒋凌菲去哪里了?蒋凌菲不姓蒋了?难道改姓林了?如果是林月,难道林月又改姓博尔济吉特了?纸上写着,博尔济吉特.月是孝庄的侄女儿,孝庄有这样的一个侄女儿?没听说过。
很快,刘云清的微信收到江敏发来的文字和视频照片等内容,江敏先将她知道的情况向刘云清教授做了汇报。说那具棺材和尸骨,因为高度腐烂,没有保存价值,王科长让考古科工作人员拍照拍视频后,提取了女尸身上的一点粘液和泥土,让高铁公司将泥土回填,重新做了掩埋。江敏发来的那些照片,全是从套箱里拿出的各种物品,一件皇后朝袍,一串皇后朝珠,一柄代表皇后身份的玉如意。还有三枚玉佩,一枚用三种文字刻着爱新觉罗.福临字样,一枚用三种文字刻着博尔济吉特.月字样,还有一枚颜色鲜红,两面刻着汉字的玉佩。除此之外,还有一枝看似很一般的海棠花簪子,一把寒光闪闪的兵器钺,一幅画着一条狗的画像,还有落款为爱新觉罗.福临的两封书信等等。
江敏说,识货的考古专家王科长拿着那块鲜红的玉佩看了又看,说这块玉石名叫“贡觉玛之歌”,这种玉石是高原血玉,史料中,只在吐蕃时代,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的礼单中有过它的纪录,没想到居然会在这里发现!江敏拿起贡觉玛之歌翻看,只见玉石一面刻着蒋凌菲三个字,一面刻着林月两个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刻字的人是想告诉我们,蒋凌菲和林月是一个人!不然,两个名字为什么会刻在同一块玉石上?
皇后朝袍美轮美奂,玉佩和朝珠,玉如意,“贡觉玛之歌”,这些都是晶莹剔透的顶级材质,这些东西不用鉴定,除了那枝海棠花簪子,其他东西绝对是国宝级稀世珍品!
珍品归珍品,问题是这些珍品也像软件记录的文字,无序且相互不搭界,也像纸上写的名字,无序且相互不搭界。这些珍品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古墓女尸的棺材里?出现在棺材里的物品都是随葬品,那么,一具穿着袈裟的女尸,怎么会有皇后才能拥有的朝袍朝珠玉如意?那幅画居然画着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