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孙权本人与全琮所部万人乘船追上丁奉、干统二将的军队时,此二将的军队已经进驻到了彭泽城以西四十里的地方。\b!i·q¢i¨z*w¨w?.*c^o!m¨
江南自古水乡,地名多与水有关。
在当下汉末魏初的时代,大江之南最主要的三个大湖分别为云梦泽、彭蠡泽和震泽。彭蠡泽也就是后来的鄱阳湖,赣水入彭蠡泽再经湖口入江,柴桑在湖口之西,彭泽在湖口之东。
可以说,孙权到了此处,与桓范本部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了。
军帐之中,全琮、干统、丁奉三将在孙权身前分别肃立。在全琮的万人到达之后,此处吴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人之多,与附近桓范军队几乎相近,而且还有二万军队在后,陆续乘船赶来,将在之后一、二日之内到达。
可孙权此时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孙权侧卧在席上的软垫内,整个人都蜷在了锦被之中。虽然孙权已经退了烧,但随行的许太医依旧给出了不能受凉、不能吹风的建议。当然,不能劳累烦忧这一点是难以避免的,孙权已经尽力在照料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丁奉、干统。”孙权的嗓音沙哑的利害:“你二人一个说兵力不足难以阻拦魏军过江,一个说舟船不足难以击垮魏军水军。这些话朕都认了,如今朕与你们二人将到湖口,你二人能否给朕一个准信,这支魏军到底有多少兵力?”
干统与丁奉对视一眼,然后由职务更高的干统拱手禀报:“禀陛下,臣和丁将军所部斥候数日间各有回报,这两日本地之民也有回报。综其所述,这支魏兵之中步卒起码超过了两万,骑兵数目不详,但臣估计也在数千以上,不到万骑。”
“陛下,”干统拱手为自己开脱道:“臣并非不愿进攻魏军,而是魏军兵力远多于臣和丁将军所部,而观其船队,内里至少有艨艟数十艘,以臣得令之时所知,陛下正领大军在丹徒,臣为了不至因浪战而折损兵力,故而行军求稳了些,还望陛下明鉴。,完!本.神¨站· \最`新^章′节~更.新_快/”
孙权轻咳了一声:“朕说了,没有怪你。”
干统闻听此言,心中稍微宽慰了些。他本能的等待着孙权的进一步吩咐,可过了几瞬后,干统和丁奉并未等到孙权的其他言语,二人不由自主的看去,孙权竟卧在软垫上似乎在发呆一般。
孙权本想与干统、丁奉二人吩咐,想问他们二人所部士气如何,能不能在与这支魏军作战中保持战力,还想说既然魏军已经渡了湖口,兵多势大,对面只有千人驻守的柴桑城此刻应也被魏军所占。
可当孙权刚要发问的时候,一个念头不偏不倚的突兀出现在孙权的脑海正中。
要在柴桑和魏军打吗??
孙权用力眨了眨眼,直到此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脑子被多日来的风寒给封印住了些许。这几日行军之时,孙权也知道自己军事上只能指望全琮,故而也咨询过全琮的意见。
那还是楼船在大江上逆流而上航行的时候。
当时全琮的说法是,武昌有山河拱卫,魏贼从未在江夏大规模用兵过。且大将军诸葛瑾在江陵有四万余兵,就算一时被动,却也不至于在两、三个月内就陷入溃败的。黄初年间,曹真、夏侯尚、张郃等人攻江陵的时候,朱然以五千兵守在城外,城外包括诸葛瑾在内的援军一共也就三万余人,就这样也能守住半年以上,到了夏日北军中生疫病随后撤军,诸葛瑾总要进步的。
而且,全琮还说,此番从丹徒和广陵左近一共抽兵三万,加上干统和丁奉的部队超过四万余人,足可以将这部两、三万人的魏军歼灭——这支魏军从皖城渡江而来,皖城军队多年来就没有过什么大动作,甚至吴国知道,皖城在魏国本属偏僻之地,此处不会、也不该有什么强兵。-2^8-看`书`网. ^追\最·新¢章\节!
可孙权就是觉得不对。
近乎于一种本能的感觉,让孙权脑中警铃大作,在他此刻的意识之中,西面不到百里的柴桑城似乎就像一个陷阱一般,这个数日前还属于自己的城池已经失去了它的温情脉脉,开始张开了带血的巨口。
自己真要在柴桑,以四万众攻取两三万魏军、其中至少还有数千骑兵驻守的一座城池?魏国攻江陵会慢,自己攻柴桑就一定会快?若真了两月攻下,又当如何?自己再折了一、两万兵,战局又将怎样?
而且,这支魏军沿江前行的异常果决,如果他们不在柴桑逗留,而是继续向南打呢?自己要追击?还是弃这支魏军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