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的慷慨陈词,令文武百官泣不成声。
“我大云国千秋万代……大云国千秋万代……”
“挥刀杀敌!挥刀杀敌!……”晋老西青筋暴露,大张其口,呼喊道,竟然没有结巴。
申屠岩沉默不语,心里暗叹道:“果然,这独孤皇族之中最难对付的还是皇太后。”
“还好,本大人早有应对之术。”
正当文武百官群情悲愤之时,洪公公向皇太后耳语道:“我云天域东境和南境突发战事……”
巧之又巧,这时通令兵奔入太和殿内,急喘大呼道:“八百里加急!云莽域拓跋陵、云峦域官正美兵发我云天域。云天域东境和南境已开战事。”
听到此消息,文武百官皆哗然,纷纷议论,感叹道:“拓跋陵和官正美起兵攻打云天域?如此之突然?十难想象!”
皇太后稳如泰山,岿然不动,依旧面不改色,笑而应对。自称老太婆的皇太后心如明镜般,她猜测这战事定是申屠岩所谋所为。
兵部侍郎良行眼睛提溜一转,阴鬼一笑道:“皇太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而时,天权杖神秘消失,我先国主离奇暴毙,拓跋陵和官正美死贼割地称王。现如今,二人又起兵作乱,陷百姓于水火,是可忍孰不可忍。请皇天后下旨,伐之,灭之,扬我大云国国威。”
良行话刚落,申屠岩的党羽就纷纷下跪请旨,逼迫皇太后出兵讨伐逆贼拓跋陵和官正美。
就在此时,太和殿外进来一人,这人大约二十三四岁年纪,棱角分明,英挺剑眉,身穿金黄色蟒袍,乘坐玉雕轮椅,缓缓而入。
“皇孙独孤若,给皇祖母请安,祝皇祖母福寿安康。”来者,正是先国主独孤容第三子独孤若。
文武百官见来者是独孤若,各自心里却好奇着同一个问题:“三王子独孤容双腿被废后,就很少出现在人前,为何今日前来这太和殿?他究竟有何图谋?”
“是若儿啊,我的好皇孙儿,好,好,好,皇祖母安好,安好。”皇太后有些动情。
“皇祖母,孙儿听说申屠岩大人带领文武百官特意来为皇祖母请安,孙儿也是许久未见列为臣工,就斗胆来到这太和殿,与百官一道请皇祖母安。适才,孙儿在殿外听言,我云天域东境和南境突发战事。孙儿同意列为臣工所言,恳请皇太后下旨出兵平叛。”
独孤若稍有停顿,看一眼申屠岩后,接着说道:“军中不可一日无帅,恳请皇祖母下旨,册封申屠岩大人为护国公,统领三军,共度国难!”
独孤若所言字字听在皇太后和百官耳中,百官抬头偷偷看向皇太后,而皇太后始终面不改色。
百官心里暗自揣测:“这三王子何时归顺了申屠岩?还是另有算计?怪哉,怪哉!”
“不,不,不……”
晋老西结结巴巴又要说话,却被皇天后打断:“文武百官听旨。”
众人跪拜在地,竖起耳朵,听皇太后宣旨道:“申屠岩人品贵重,功勋卓著,特册封尔为护国公,统领三军,剿灭叛贼,为我大云国再立功勋。”
“如何对拓跋陵和申屠岩用兵之事,全权交于护国公决断。我老太婆有些累了,要回去休息了!”
话落,皇太后在韦公公的搀扶下离开了太和殿。
文武百官察觉到了皇太后的不悦。
申屠岩的党羽自是开心,看到他们的主子加官进爵,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何其正确。
大云国的死忠当然是气愤填膺,晋老西仰天长叹道:“天……天……天,天亡我独孤……独孤皇朝啊!”
申屠岩带兵离开了皇都天权城,回到了云天域域都云泽城舍凡天师府。
文武百官也各自散去,各怀心事,各有算计。
“恭贺大人晋封护国公。”申屠岩帐下军将道喜。
“一颗星”诸葛无用奉承道:“护国公英明神武,三王子殿下在太和殿逼宫真乃神来之笔!”
“边境兵乱是我的安排,意在嫁祸于拓跋陵与官正美,逼迫皇太后降旨,许我们合理合法用兵。可三王子殿下所行之事并非本国公安排,我也不知三王子他究竟是何目的,有何企图?”
申屠岩一时没想明白,但他知道三王子一定心怀鬼胎。
几日前,三皇子殿下独孤若,前往安寿宫给他的皇祖母请安。
皇太后和独孤若合谋:“五域乱,独孤皇族才有机会再掌兵权。申屠岩爬得越高,摔得也就越重,我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