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梦魇 > 同上

同上

同上

我虽比永泰早出来不足片刻,可秉承京夏嫡长为尊的规矩,还没睁眼就被按上了储君的名号,注定了这一生都要承担起对整个京夏的责任。而父皇母后常叮嘱我,长为兄,幼为弟,兄友弟恭,才能家和国泰,也明示了我这一生还要担负起对弟弟永泰的照顾。

前者责任重大,我小小的肩膀还不需要扛起,那小小的我先从照顾小小的永泰开始。从记事起,我便是永泰的哥哥丶保镖丶老师丶奶妈。。。只要他一声叫喊,我便能化身成他此刻最需要的人。对于他的需要,我无不满足。这可苦了我母后,总怕我太过娇惯他,让他以后成为一个纨絝王爷。但我却想,自己已经被戴上了沈重的枷锁,失去了太多的自由,作为我唯一的弟弟,他能逃离枷锁几时是几时。

虽然我俩长得一个样子,可他没有和我受到一样的储君培养,又在我的呵护下,管教自然不严,生活学业显得随性多了。作为哥哥的我,为了唯一的宝贝弟弟,必须替他争取到最大的自由度,只有在研学治国上倍加努力,才有把握抗下京夏的未来,让他在垂髫时光留下多倍的美好。

每当我正襟危坐,捧着四书五经,在老师的戒尺下认真研读治国之道,他就已经在练武场上撒开了欢,学会了弯弓射箭,舞刀弄枪。而他最擅长的是长剑出鞘,追着士兵们大杀四方,好不威风。

才过龆龀的我们,在一文一武上各自发光。这样的长势深得父皇的赞许。他总会笑看我俩,自豪着:“京夏的未来,靠你们兄弟俩,一个攘外平乱,一个留京统摄,必定能再创青史。”

看着出落得更加英武的永泰,我可不是这么想的。所以当他张着大嘴巴,缺牙漏风,立下戎马一生护京夏的宏愿时,我也向父皇许下了治国安民的志向。而守永泰这个小愿望,就不足为道。

只是没想到,我俩幼年的生辰宴刚安排上,父皇就突染恶疾,药石半载无果,驾鹤归西。可国不能一日无君。母后坚硬着口舌,红着眼擦掉我的泪珠子,为我戴上沈重的十二旒冕冠,牵着我的手,在万众瞩目下,至少提前了十年,一步一步走上了肃静的金銮殿,扶着我坐在又高又硬的龙椅上。

俯瞰跪拜一地的群臣百官,饱读诗书却胸无主心骨的我无字可吐,心神慌乱。还是母后替我出了声,缓解了小孩穿大衣的尴尬。

从那日起,我就知道,本以为早早就做好准备的自己,其实从未做好担负起一个国家命运的准备。这就必然注定了我这一生的失败。20240503

也许是时运不济,也许是生不逢时。我才登基,京夏就开始暴雨不断。好似上苍也在为父皇的离世而伤心。

起初听到雨打芭蕉,我独自一人躺在寝殿的大铺上,忍不住藏进被子里悼念父皇,偷偷抹眼泪。可一日接一日的雨声,吵得我直接不得安眠。紧接着各地洪水泛滥,良田被毁的八百里加急更让我入夜后,闻不得雨声,夜夜惊醒。

好在这一年,母后伴在我身侧,为我挡下了很多难以抉择的选项。而我亲爱的弟弟则一直沈浸在痛失父爱的悲伤里,连他心爱的刀剑都不练了。我本想宽慰他一二,却连他紧锁的门也推不开。守在门外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被侍从们通传,大臣已在会议厅等候我决断。这些未能道出的言语只好在入夜后写进札记里。

熬过了暴雨的第一年,我还没有缓过神来,大旱的第二年接踵而至。透过窗棂,看到毒辣的烈日高悬于空,刺得我的双眼迷了神。再听到蝗灾肆虐,让百万农田颗粒无收。无粮果腹的百姓,饿得连草根树皮都拔来吃了。每每看到这样的奏章,我的眼睛就酸胀的疼,感觉大殿之外明晃晃的天,要塌了。我努力撑起双手,可怎么也顶不住。

而更让我担忧的是,母后由于对父皇忧思过重,也染病于榻。我忙于焦头烂额的朝政,照顾母后的重担只好落在了永泰的身上。

好在第三年,苍天总算体恤民情,自然灾害收敛了不少,流窜的难民也开始陆陆续续回到家乡,各地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为了减轻百姓生活之苦,我顶住万难,降低了苛捐杂税,也喊停了壮丁入伍机制。希望给京夏一个喘息的机会。

母后也因为这些好消息,病情好转。

没想到下一年,早就虎视眈眈的虏人瞧准边界兵将减少,突然发起猛攻,没有强兵坐镇,援军又迟迟接不上,我军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以割舍十座城池做为十年互不侵犯的条件。

这一割,让我成为京夏最大的罪人。文武百官纷纷讨伐我擅改律令,因小失大。

我的母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