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妾乃黄花 > 《☆丶 》第四十七章 摄魄

《☆丶 》第四十七章 摄魄

《妾乃黄花》第四十七章摄魄

晚上月亮快满月的挂在天上,秋天的月亮都较大,照的府衙后院的满园青砖上的秋露如水泼地般耀眼和冰凉,夜风丝丝的透凉,吹动人们的哀思,好人一生平安。

在府衙停尸房,衙役们按照刘萱的要求,把刘琏生前用过的一块床单拿过来,因为招魂是要用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才有效。刘萱让衙役把麻质白色床单在刘琏棺材和停尸房大门之间挂起来,远远地看像一条白布帘。

在刘琏躺着的开盖的棺材框上方,刘萱点了七七四十九根白色的蜡烛,烛光映绕着刘琏的苍白色脸颊,非常的生动地像是要活过来的感觉。

刘萱默默地望着兄长长睡的仪容,心里和兄长说着话,“兄长你走好,妹妹一定要把你的冤屈大白于天下,一定把你魂魄身体安全都带回家,让你在家乡伴着父亲长眠。”

刘萱燃了香烛围绕着与世长辞的刘琏转圈念安息咒,这些四十九根蜡烛代表去阴间黄泉路途鬼魂可以徘徊的天数。刘萱在白布帘子掩护的情况下,从身上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了松节油的瓷瓶,打开瓶塞,手里拿出一根银针刺破了刘琏鼻孔壁上的芝麻大小的红痣,用瓷瓶口接着伤口,就见从兄长鼻孔针刺破处,一根红线的东西源源不断的滑出来,然后钻入了刘萱的瓷瓶中,等红线出完了,刘萱盖好瓶塞,再用蜡烛泪滴在瓶口密封,把瓷瓶藏在兄长遗体衣服遮盖的手下。

虽然刘萱在屋里缅怀兄长,人们这样子从门外看棺材白布内面的灯火要比帘子外明亮的多,如果有人影走过就像是看皮影戏的感觉,可是没有人走进来打扰她,以为她付身的动作是悲哀所致,哀痛不已的在最后和兄长说话。

在白布帘子对着的另一面门外的院子里,摆着香案和燃烧的蜡烛,桌上放了引路的米,往生纸,冥钱,过路钱,香炉和杯子。围观的人们看着屋内刘萱如同皮影戏的动作,觉得身上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不知道为什么,人活着都不怕,就怕死了的人变成鬼来相见。

在香案前还左右各多放了一张桌子,上面各放着一套笔,磨好的墨,油印盒,和镇纸镇着的宣纸,以防被夜风吹走了。在院子里一旁观看的衙役看着从没有见过招魂有书案的摆设,猜测这是要招回来的鬼魂写字吗?这还是第一次见。

传统文化里,人们对人有三魂七魄的说法,是人的本命和精神所在,人的灵魂平时附着于人体,当人受到意外惊吓后,灵魂就会离体旁落,难以回归。特备是死于异乡的人,各种悲愤死亡的人,要把魂召回到尸体上才能带回家乡,对于这个要求,韩士原等人是不能说半个不字的。

沈立本原来地打算,今晚的刘萱招魂仪式,只是让执事的衙役陪着就行。可是今天刘萱来到府衙后,给刘萱引路的衙役大白天的当着刘萱的面口眼歪斜躺地上不能动和说话了,跟班的那些衙役就私下议论纷纷,刘琏的妹妹来了,还是修道的,刘基是修道的高手,也许刘琏的魂魄出来告诉妹妹他的冤死。

接着是韩士原被刘萱行过礼时候,拍过的左手开始青紫肿胀,整个手痛的根本不能上举,这个跟更是加重了人们和沈立本的心里恐慌,本来他是不怕鬼的,更不相信鬼能覆仇的传说,他觉得自己命硬,可是看到韩士原紫皮肿胀的左手后,沈立本心理防线有些松动了。

何况沈立本也没有好到哪去,和刘萱见过面后,下午时候府衙屋檐上方就飞来了一群乌泱泱的乌鸦,围着州府衙门呱呱叫着,遮天蔽日的就像末日降临的感觉。当沈立本也走出书房站在府衙院子里往天空看的时候,还有两只乌鸦从空中飞下来,追着沈立本的官帽拉屎,最后有一只落在他头上啄他的脸,现在沈立本是被乌鸦啄的满脸的青紫红肿难堪。

南昌府的百姓都好奇乌鸦群在府衙上面盘旋,纷纷议论的聚集在府衙外,观看发生了什么异常的事情。

有些消息灵通人士早就互相转告刘琏去世的消息,想想刘基在大明朝是多么响亮的名号,他的儿子芳华正茂的时候在江西任上非正常死亡,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这些其实是让沈立本最后悔的地方,太仓促在自己的地盘干坏事,让自己也许就和秦桧一样千古留恶名了。

果然人们说:“听说刘基的儿子才上任一年就跳井死了。”

“鸟兽通人性,可能有冤情,刘基的儿子冤魂化作乌鸦来覆仇来了!”

韩士原和沈立本心虚,恐慌的怕刘琏的冤魂来索债,在今晚招魂仪式中也故作镇静出场作陪,希望刘萱能够做法让鬼魅都消散而去,希望让府衙的人看到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