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转岗苦奔波,奇葩面试惹汗颜
背待改进后的子文陷入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质疑自已的工作水平,自已的职场适应能力。难受几天后,子文也开始慢慢接受了,说实话,得知“待改进”结果难改后,子文真的很想当即离职,远离这是非之地。但理智又告诉自已,不可任性。
子文大学阶段就做过招聘工作,深知短时间的工作经历会让简历很难看,显得很花,影响后面的工作应聘,且听旁人说外面就业环境艰辛。这么短的工作经历,若是任性离职只会让自已陷入更艰难的境地,因此子文决定卧薪尝胆,凑满一定工作年限再外离。
子文继续浑浑噩噩的混着,毫无上进动力。日子一天天过去,中途D企有一次普调,也就是按照传统会加薪一次,但是公司的员工福利和加薪向来扭捏。子文虽然没有加薪机会了,但还是很好奇。公司吊人胃口的能力一绝,原定的加薪日子到了没有动静,拖来拖去,班搭子告知子文他们加的薪水也不高,很多应届生即使不是待改进也没有加薪,期间还传出降低房补的消息。加薪不确定,降低房补是实打实的降低了。可理解为普调的加薪还不如砍掉的房补多,合着把房补拿来当普调了。子文只觉好笑,但知道自已的房补充当了他人的加薪,子文还是气到差点撅过去。
组外各种规章制度奇葩贯彻,鼓吹竞争加班内卷风靡。组内子文却认识了一帮知心前辈,关系融洽冲淡了子文的悲惨感知。子文兴趣是运营岗,而现在的组内工作转为了研究,子文原想适应自学,毕竟自认学习能力不低,但现实还是打了子文的脸,偶尔数据堆叠,间歇无理需求,子文黯然神伤,自知确实不适合研究类工作。子文机缘巧合下了解到组内知心前辈有转岗的打算,子文很是好奇,忙来请教。知心前辈知无不言,给子文科普了很多的转岗知识。
子文很受鼓舞,于是同知心前辈的关系更加亲密。子文也慢慢得知前辈想要转岗的理由,无非组内工作无意义,规章制度压迫人性,个人职业有规划。子文无限敬佩,也恍然大悟,原来自已的贬低是自欺欺人。糟糕工作体验已成共识。知心前辈们接二连三走了,子文也决定寻找自已的下站归属。
为什么选择转岗?而不是跳槽他企,子文的想法是不想让简历变花,在公司内部继续工作起码简历显示的工作时长是长的;其次知心前辈转岗后的境况稍显好转,虽然也是吐槽频发,但告知子文远好于组内体验;最后就是岗位变更,子文对研究类工作的兴趣实在不高,虽然组内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子文认为在组内长久下去必定是“温水煮青蛙”,为保证未来职业生涯的顺承性,改变研究类的title是当务之急。当然外就业环境糟糕,司内转岗简单也是原因之一。
子文有了想法,剩下的就是行动了。有了知心前辈的助攻、OA官网的地毯式搜查和对自身爱好和能力的评估,子文锁定了策划类、营销类和运营类。知心前辈和身边班搭子的提醒,转岗顺利前最好别告知直属领导,因此子文也时刻警惕,都是偷偷摸摸的暗自拉通和外出面试。
都说内部转岗简单,谁成想实际却让子文一眼黑。面试不下六七个,各种奇葩也是见到了。此时转岗后知心班搭子的新岗位体验更加充沛,吐槽更加猛烈。这让子文明白,偌大D车企哪里都一样,无论哪个事业部,制度规章和企业文化在此,哪里有乌托邦呢?
接下来凭借记忆,跟着子文回顾转岗艰难路上遇到的奇葩。首先是策划岗,子文面试的是外宣那边的岗位。都说外宣那边勾心斗角,是非难辨。本着甄嬛传十级学者的自信,子文还是应邀赴约。为此子文苦读营销书籍和自学技巧,雷军的专著翻了都不下十遍,想着见面必能出口成章。也是幸运,子文过三关,一直挺到了四面。前三面很是顺利,首先是未来组长面试,子文富有亲和力且知无不言,岗位基础认知和理论勉强够,赢得组长认可;第二面是科长,科长性格稍微沉稳,子文收起活泼本性,硬着头皮面完但迟迟没有消息,忐忑几天后得到面试过了;第三面是人事,那时子文还在异国愉快旅游,接到国内电话,子文接了,原来是人事姐姐。人事姐姐问了为什么转岗和未来打算后,又问了绩效评定情况,子文实话实说自已是季度待改进,但人事姐姐表示不受影响,也自知待改进评定标准如何。
隔几天后,子文收到外宣人事的消息说:经科长们评估,让子文试试活动运营。子文先是一惊,后又惊喜,这不更符合自已需求吗?开心过后,外宣人事话风一转告知需要新增经理面试。子文很是无语,人家知心前辈两三面就过了,自已还来个四面,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