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情债【李幼斌主演的电视剧】 > 番外5 闲言碎语

番外5 闲言碎语

十几年前龙王镇人,目睹了姜老七的窝囊,结婚的当天,人们就开始议论了。拜天地的时候,一对新人肩并肩地站着,姜老七比姜七嫂足足矮了一头。当时因为蒙着盖头,乡亲们还没看到姜七嫂的脸,可从那个头,那腰条,人们就能想到新媳妇的俊模样。

夜里闹洞房,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围在窗外,偷听里边的动静,却什么也没听见,首到半夜的时候,屋里突然传出了咚的一声,接着姜老七“妈呀”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得好惨,窗外人不知底细,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郝德久捂着肚子笑,人们问咋滴了。后来郝德久把谜底揭开了。

那时候郝德久躲在后窗根下,用舌尖舔破窗纸正往里看,见那新媳妇躺在炕上,脸冲着墙,姜老七一首没敢上炕。这老七也太不争气,他坐在炕沿上,靠着墙,睡着了,鼾声大作,涎水顺着嘴丫子淌下来。

许是那鼾声惊动了新媳妇,她欠起身,回过头来,那神情先是吃惊,接着是困惑,最后转为愤怒,她飞起一脚,把姜老七踢下地去,随着咚地一声响,姜老七喊了一声“妈”。

人们听到这,都哈哈地笑了,有人说:

“小女婿都得受气。”

“什么小女婿!”姜老七的二姑走过来了, “个子小,岁数在那呢。半夜三更的了,还在这闹什么?都回家去!”

第二天,按照乡俗,老亲少友来到新房“接烟”的时候,仔细地端详了新媳妇,人们不能不震惊了。这女人个头高,长得又丰满,能把瘦猴似的姜老七装进去。

真是要长相有长相,要做派有做派,说出的话赶上学校里的老师了,全是新字眼儿。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姜七嫂是念过中学的。有的人还根据她的个头和昨夜冲着姜老七飞起的那一脚在暗中猜测,在学校里,她准是参加了体育队。

那以后,乡亲们渐渐地发现,姜老七在家里是个受气包。娶亲三年,孩子都两岁了,姜老七身上没有过姜七嫂的一针一线。

姜老七在家受气,龙王镇的人都知道了。背地里也就免不了有些闲言碎语。

“他哪能比得了武大郎啊?”郝德久说, “武大郎还能挑着烧饼担子做小买卖呢,姜老七和我差不多,就会围着马屁股转。”

那时候林大喇叭也刚刚嫁到龙王镇来,她在旁边插了一句:

“比不上武大郎。”

郝德久就说:“那他就是武大郎的弟弟——六大郎。”

姜老七由此荣获雅号,而后人们便叫开了,明明是姜老七,却有的人甚至当面喊他“六叔”、“六哥”、“六兄弟”。天长日久,姜老七也认了账,别人叫,他就应,似乎他是姜氏家族的排行老六。

上年纪的人听得不顺耳,曾责骂郝德久:“郝德久你这个缺德玩意儿,说话办事得积点阴德,凭啥管姜老七叫六大郎,也不怕损寿!”

郝德久却为自己争辩道:“我一点没瞎说,他真是个六大郎。”

待一面坡姜七嫂杀夫未遂的事件出现以后,所有提出异议人都把嘴闭上了。

这些己经是旧话了,如今龙王镇人议论的是针对姜七嫂的新动态。

有的人首先想到了姜老七。

“听说那小寡妇每月给了他一百五十元的工钱?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林大喇叭感慨万分的说,“看来老六是奔票子去的。”

“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良子不由得为姜老七担起心来,“到时候小寡妇把脸一翻,下个死手,再把他按到车轱辘底下,一个月挣五百块钱又能咋滴?两腿一伸还不是扔到阳世上了 ? ”

“你们懂什么呀?我那兄弟是见钱眼开的人吗?”这是姜老七的本家哥哥姜老二,“能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我知道,老七是奔娘儿们去的。也难怪,秋香那娘儿们太招人,嗨嗨 …… ”

“看你那馋猫相!”林大喇叭狠狠地瞪了姜老二一眼,“那寡妇若是请你,不给工钱你都能去 ! ”

“这是啥话?”姜老二张着两只手说,“不管怎么的,我还是她的大伯哥。我是说,老七肯去,还能让人想得开,这秋香……”他摇了摇头,“全镇上千口人,为啥单把老七搬到家去了 ? ”

林大喇叭说:“当初请你就对了。”

“这是啥话!我是说,我是说她烦老七。”

“不烦你呗!”林大喇叭瞪着他。

“这是啥话、这是啥话……”姜老二拍拍屁股,走了。

议论的中心归了正题,由姜老七转到姜七嫂的身上了。

“怪啥?那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