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出与屋顶相似的颜色和质感,而在夜晚则能模拟月光下的阴影变化。
外壳材质?采用高强度、轻质的复合材料制成,既保证了装置的耐用性,又减轻了其重量,便于安装和维护。表面经过特殊的防刮擦和防腐蚀处理,能够抵御恶劣天气和环境的侵蚀,保持长期的美观和隐蔽性。
确认安装位置后,即采用生物技术吸附在其表面,不会轻易脱落。
本打算安置在自己住的这栋楼顶,想了想,还是到阳台对面的8栋,安装在那栋还方便自己观察,而且后续如果能够吸引大量附近闪电的话,也会引起注意,自己住这边也不好一点。
手套塞口袋里,NYP150III改进型外观就像块小点的砖头,拿在手里也不会引起过多怀疑,最多多看两眼。
来到8栋的顶楼,和自己住的6栋这个一样,顶层的人防门没有锁,首接走了上去。
走到护栏边上,就看到对面自己的阳台,把小型化智能引雷装置放在护栏的角落,与楼房的避雷针相挨着,其一半压在手套上,一半贴着墙面放好。看了下,好像并不显的突兀,操作装备开始吸附进入伪装。
近距离看来,与墙面紧紧贴在一起,没有色差,看起来就是一体的,用手扣扣,一动不动,非常牢靠。
很满意的离开了,刚在书店里还买了几本新书,正好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隔两天,再次下雨,虽然天空雷声没有上次那么频繁,但明显看到附近天空中只要有闪电,就会沿着一条莫名的轨迹击中对面自己放置引雷装置的地方。这东西真好用啊。
没有仔细数,但一个白天,也有上百道闪电引下来,夜里就不知道多少了。
这场雨下了两天,白天多则有近几百道闪电,少则也有100多,估计这两天少说也有1千道闪电。
首到周六才云散雨收后,林信来到8栋的屋顶,不知道这次能吸收多少电量,可能不计数,有点麻烦。
他走上前,蹲下身子,仔细端详着手套。在手套下方,他惊喜地发现亮了一个绿色的小点,绿点在轻微的闪烁,不仔细看几乎不可查,这是之前所没有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满心疑惑,之前手套最多存储过 30 多万度电量时,也不见有绿点亮起,现在这一个绿点的出现,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电的容量吗?100万?难不成这两次就充进了60多万度电量?
林信心中虽然有些兴奋,但却也无法知晓这三天到底吸收了多少闪电能量。
他在心里默默估算着,这几天闪电频发,小区这边上千道闪电划过天空应该是有的。
他回想起之前了解到的信息,平均下来一道闪电实际蕴含的能量若能完全吸收大约是 1380 度,按照自己之前保守的估算,一次收集 1%,那上千道闪电下来,充入的电量应该在 50 万到 150 万之间,而实际可能还要更高一些。
想到这里,林信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感觉自己赚大发了!” 他忍不住低声自语道,心中满是对这个意外收获的惊喜。
林信打开手机,查看天气预报,发现今天是难得的晴天,明天又将迎来新一轮持续一周的降雨。“这下是真的来对了。” 他感慨道,心中对这片雷暴多发之地愈发感激。
“以后是待在这里?还是回台州?” 这个问题如同盘旋在他头顶的乌云,沉甸甸的,让他一时没了方向,内心充满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