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大文学 > 黑科技手套,超维具现 > 第12章 会议室内的宇宙拼图

第12章 会议室内的宇宙拼图

当 RX-73 星系的残骸影像铺满全息屏时,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声。

一艘 1.2 万公里长的战舰残骸,像条巨鲸一样,漂浮在虚空里。断裂的舰首,嵌着半颗被引力压扁的恒星。行星表面,有个巨型洞穴首通地核,岩浆正以地质纪年的尺度,慢慢冷却。

“衰变期测出来是 10.2±0.5 万年。” 林信的声音,被引擎残骸的阴影切成一段一段的,“战舰装甲用的是中子星物质合金,我们检测出的材料公式…… 刘院士主持的氢钢改良项目,就是根据它的分子链结构,逆向分析出来的。”

少将把茶杯轻轻放在防窃听铅板上,问:“这些技术碎片…… 会不会是某种文明陷阱啊?”

“现在啥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林信调出材料对比光谱,“但能确定的是,这艘战舰所属文明的科技水平,至少比我们领先两个数量级。”

会议室内一片安静。

林信望向窗外,月亮的轮廓在云层后面,隐隐约约能看见。

“建议记录:” 少将在会议记录上写下关键词,“太阳系可能被高等文明监视,优先解析玉夫座矮星系的废墟文明……” 他看向林信,眼神里透着欣慰和认可,“说不定啊,我们得感谢林先生,提前给我们提了个醒。”

会议室里,量子灯 “唰” 地暗了下来,全息屏上那 RX-73 战舰的残骸,也跟玩消失似的慢慢没影了。

刘院士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红色加密硬盘,那金属外壳上,刻着 “女娲计划?绝密” 几个大字,看着就特神秘。

“咱先不说啥宇宙威胁了哈。” 老爷子推了推眼镜,镜片上映出硬盘接口的蓝光,“有人托我打听打听,第一阶段基因修复药剂弄得咋样了……”

林信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着,三秒后,会议桌中央 “嗖” 地冒出药剂分子的全息模型。“咱自己研发到啥进度了?”

“临床转化率能到 81% 呢!” 刘院士一边念叨,一边快速调出实验数据,一个显示着 81% 的绿色进度条,在红色警告线下面不停地闪烁。“能有这成果,还多亏了你提供的生物数据库,帮了大忙了……”

“有啥副作用没?” 林信打开数据层,翻起 1306 个实验体的各种实验记录,眼睛都不带眨的。

“零排斥反应。” 刘院士点开视频记录,镜头里,实验室培育的类器官组织泡在培养液里,泛着荧光的神经元集群漂在里头,基因检测报告显示端粒长度延长了 37%。

“不过,有个事儿特别怪 —— 所有培养的神经组织,实验里 δ 波都异常增强。”

“把实验数据发我。81% 的转化率意味着……”

林信突然笑了,眼睛在会议室里的代表身上扫了一圈:“意味着咱拿青铜工具,在捣鼓计算机,而且成功了!”

“第一阶段药剂,说白了,” 林信调出基因链的 3D 模型,用红色光束标了标某个双螺旋凸起,

“就是唤醒人类基因组里沉睡的‘远古模块’。这些打智人时期就不吭声的基因片段,说不定藏着地球生命和宇宙的老底呢。”

某上校皱着眉,一脸疑惑:“您是说…… 咱老祖宗接触过外星文明?”

“或者咱这基因,本就是宇宙‘播种’的产物。” 林信说着,精神力一发力,人就飘起来了,离地 1 米,“就像这样 ——”

会议室里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林信瞳孔泛起淡蓝色荧光,那是精神力场跟磁场共振的效果。“第二阶段药剂,能激活前额叶的量子突触,让人真正有‘精神感知’的本事。”

刘院士的白头发都跟着抖了抖:“从生物学角度看,这相当于……”

“相当于鱼爬上岸,一下子长出肺了。” 林信慢慢落回地面,鞋跟跟钛合金地面一碰,“咔哒” 一声,特清脆。

少将 “噌” 地站起来,手往会议桌上一拍:“这种进化…… 会把人类重新定义了吧?”

“人类啥时候固定过模样?” 林信望向窗外的星空,火星在东南方闪得正欢,“从用工具到摆弄基因,从画洞穴壁画到探索星门,咱一首在重新定义自己。区别就在于……”

会议室内安静了老半天。刘院士轻轻摸了摸硬盘上的字:“要是第二阶段实验成了,人类就有精神力了……”

会议结束,少将整理好会议记录,又把整个会议过程的监控视频硬盘塞进保密箱,跟林信示意了一下,转身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