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色多瑙河》的旋律中,林笙蹲在一只敞开的皮箱前,施展整理术,将大小行李分门别类,大行李放着,小行李嵌着,互相交错,码得一丝空隙都不留。_l!o*v!e*y!u?e¨d?u.._n!e.t¨
将一双拖鞋贴边塞进去了,她拍拍手,问严轻:“你还有没有什么要带的?拿过来,我给你放。”
严轻在留声机前席地而坐,听闻此言,他对着留声机没回头,只向旁抬起一只手,手指尖挂着那只“誉满杏林”的帆布袋子。
她每次见那袋子,都有啼笑皆非之感:“带着它做什么?”
他手指轻轻一甩,将那袋子甩进了箱子里。袋子还有点分量,林笙打开袋子向内看了看,就见里面装着一把匕首和一卷钞票。匕首有鞘,倒也罢了,那钞票就只是松松的卷着,丢了一张都不知道。
她想了想,起身出去了一趟,回来时手里多了个小荷包。这荷包也是粗帆布制的,一面印着”怡然舒适、幸福安康”的红字,是她前天闹胃痛,到附近药房买了一小瓶胃怡舒。而那药房仿佛和某家布厂有合作似的,存了不知道多少大大小小的帆布口袋,一有大酬宾的活动,就把药品放进印着广告语的口袋里售卖。而这些口袋全是布质厚重、针脚细密,质量极好,好像比那药品本身更有价值。
林笙手头没有闲置的皮夹子,于是将那卷钞票重新卷了卷,塞进了那只小荷包里,再将荷包口的抽绳拽紧、系成了个蝴蝶结。
荷包和匕首放在帆布袋子的最底层,再将帆布袋子卷一卷,和拖鞋一起塞到皮箱一边。
“带归带,”她说:“但我希望它用不上,你别动那些大额的钞票,更别动刀子。零钱我有,一会儿给你几十块。”
“好。”
她心情不错,话也多了起来:“问你一句,不爱答可以不答。”
“问。”
“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他盯着留声机的黄铜喇叭,一时没有回答,但也不是深思的模样,只像是被她问愣了。
她见他不说话,便自顾自的道:“我最北到过哈尔滨,最南到过江西,也算是走南闯北了吧。”
他这时说道:“我不记得了。′4`2`k*a^n_s,h?u?.¨c/o+m/”
她想起来,他说过他己经把童年的一切全忘怀。她始终不知道他是真的忘了,还是避而不谈,不过她决定信他,他说忘了,就是忘了。
“坏记性。”她开玩笑:“等不到冬天,你肯定连我是谁也忘了。”
他也一笑:“不知道。”
随即他问她:“你会记得我吗?”
她听这问题简首好笑:“到老都记得。”
他低低的“嗬”了一声,分明是认为她的言语太夸张,这么夸张的谎言鬼才信。她当即有些不服:“本来就是么!你一出现就是威胁我,紧接着又是让我着急、给我捣乱,单凭你这个出场,我也没法忘了你。”
“全是坏处。”
“开始的时候可不全是坏处?好处是你后来才一点一点显出来的。”
“既然有,怎么不提?”
“现在你的好处比坏处多,我总不能每天都这么蹲在你跟前夸你一顿吧,听着怪贫嘴的。放心,我记着呢,等到最后汇个总,狠狠夸你一大通,让你和我道别的时候,都乐得合不拢嘴。”
说着,她抬手顺着嘴角往耳根一划:“嘴咧这么大,像鳄鱼似的。”
他微笑着转向黄铜喇叭:“才不会。”
她将箱盖一合:“你看你现在就在笑,还没说你什么呢,你就笑起来了。如果给你几句好话,你说你会不会笑成鳄鱼?”
她一边说一边嘁哩喀喳的扣上了皮箱暗锁。起身拎着皮箱晃了晃,皮箱如同顽石,里头一点声响都没有,可见她这箱子确实是整理得扎实。
“明天就去天津喽。”她低声说,像是很放松的喟叹,但是谈不上多高兴,因为到了天津又是一关。吴连恨透了日本人,愿意去帮一切肯抗日救国的力量,但他终究是不“专业”,她怕他出纰漏,想帮忙又使不上劲,因为在这个故事里,她和吴连是互不相识的关系。
*
*
盘算着去天津的人,此刻也有程英德,也有程心妙。程英德虽然知道龚秘书是得力的干将,但对方毕竟是第一次代表自己出行,而这次药品生意己经惊动了父亲,所以又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h′u?l,i*a?n¢w^x,.\c?o_m+
这里的“成功”,不是说他非要把这桩生意做成,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