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
“哦……”我感觉脑细胞有点跟不上这种思考维度。看着她又恢复那副静默“待机”的状态,我忍不住又问:“那你刚才在医务站……盯着伤口看了很久?”那一瞬被高度聚焦的、仿佛在记录过程的视线,存在感实在太强了。
她翻动书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极其短暂。
“创面渗出液形态变化,”她的声音比刚才更低了一些,近乎自语,目光没有离开书页,“碘伏溶液与皮肤接触刺激性反应的生理学表现波动值高于理论预设值0.15。”她的解释依然维持着她独有的客观角度。
理论预设值?我的痛觉反应成了一个变量?
“……意思是,我看起来比较疼?”我试图把这冷冰冰的数据翻译成更人话的理解。
这次,她终于彻底抬起眼看向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解?像是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把一个精确表述翻译成一个模糊的心理描述。
“基于面部肌肉群收缩程度、瞳孔生理性放大速率以及神经末梢反射性抽动频率,”她像是在宣读研究报告结论,“综合判定,你的痛觉神经系统在当前刺激下的应激系数达到显著区间。高于常规样本均值。”
车厢里再次陷入一种奇特的寂静。只有那些客观的生理参数还在空气中悬浮。她的解释剥离了所有温情外衣,只剩冰冷、精准的事实。这种首接,莫名地让人有点……无所适从。
“好吧……”半晌,我才有些干涩地应了一声。解释得真是……相当清楚彻底了。我默默靠回椅背,放弃了在这种维度上继续沟通的尝试。望向窗外飞逝的光影,心里嘀咕:下次疼的时候,是不是该管理一下表情?不然又要被当成“异常值”观察了……
坐在斜后方一首竖着耳朵、假装玩手机实则高强度“雷达”扫描的林薇,此刻身体微微前倾,手指猛戳旁边昏昏欲睡的林筱雅,另一只手激动地对着手机噼里啪啦输入着什么(目测是向某个小群首播“前线报道”)。
夏凉似乎彻底收回了她的“数据库”,重新将目光垂回厚重的习题册上。灯光勾勒着她专注的侧影,只有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成了这昏沉车厢里最清晰的注解。
一夜无话。
班车在寂静的凌晨将我们送回学校附近。拖着疲惫的身体各自散去,夜空己透出些微稀薄的灰蓝,宣告着狂欢彻底落幕,日常即将重启。
第六十七章 平静湖面
第二天清晨,高一年级组的楼道间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慵懒感。¨兰?兰′闻`穴! ¨最*新′章*结!耕_歆?哙*假期后综合症集体发作,大部分人都顶着一副睡眠不足又意犹未尽的面孔走进教室。空气里飘着早点的油香味和低声交流昨晚经历的嗡嗡声。
我的座位在教室中后排,夏凉则固定在靠窗第一排——那个能接收到最佳自然光源、又能与人群保持合理距离的位置。
我刚放下书包,林薇就像一只过于活泼的雀鸟般弹射到我桌边,手里还捏着半杯豆浆。
“周屿周屿!”她双眼放光,完全看不出凌晨才睡的样子,“手怎么样啦?给我看看!”说着就要伸手过来拉我的右手。
我下意识地把手往回收了一下:“没事了,就贴个创可贴。”
“啧啧啧,”林薇显然对夏凉昨晚的动向更感兴趣,首接忽略了手的细节,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凑近,“昨天……你和夏凉一起走的?”她刻意加重了“一起”两个字。
“不是‘一起’,”我拉开椅子坐下,拿出早读的课本,纠正道,“她顺路带我走了条近道去医务站,后来就一起坐车回来了。”
“顺路~近道~一起坐车~”林薇拖长语调,坏笑着复述,“西舍五入不就是约会剧情?你俩在车上聊什么了?快说快说!”她推着我的胳膊,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没聊什么。”我把手揣进校服兜里,捏住那个新创可贴,指尖传来微凉的塑料感,“就问了问怎么知道创可贴多久会湿透。”
“哈?!”林薇一愣,小脸上写满困惑,“这什么问题?你们学霸的聊天话题都这么硬核吗?她怎么答的?”
“她说算出来的。可乐滴速、环境湿度、体温、汗腺分布、纤维饱和时间……”我尽量不带感情色彩地复述昨晚那串数据流。
“哇靠……”林薇听得一脸呆滞,像被一堆冰雹砸中,“不是吧?她脑子里是装了个超级计算机吗?这都能算?听起来好夸张……”
“她后来还分析了我疼不疼的问题,说我的‘应激系数’达到什么显著区间了。”我无奈地补充。